周末聊天记录(一)

周六晚十点多,与儿子的视频如期连线,此时,正是米国的上午九时许。
两个孙宝都在一楼上中文网课,儿子一人在二楼与我们视频,聊天以我与儿子为主,先生偶尔插话,基本属于旁听一族。
问到两个孩子的网课情况,儿子突然流露出一副忍俊不禁的表情,说,小虎上网课的状态,用老家的话说就是,伸仰着巴秃的。
“伸仰着巴秃”,是一句鲁西南地方话,大致可翻译为:心神不宁加葛优躺,再加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等类似词语的总和。
通常地方话有着准确、形象、无可替代等特点,比如这句“伸仰着巴秃”,是用多少的书面语都无法形容到位的。

让人更觉得可笑的是,这句小众化的方言,被儿子配上了普通话的音调,而且,即使在过去,类似的方言也从来没听儿子说过,所以,除了可笑,还有吃惊。
你还会记得这样的话?我对儿子说。
儿子说,平时从没想起来过,今天看到小虎上网课的样子,这句话竟突然了出来。
这就是乡情的力量,虽然不会说,却不代表不懂或不记得。
我飞快地脑补了小虎“伸仰着巴秃”的画面,也跟着笑了起来。

最近米国的疫情又闹腾得厉害,接下来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疫情而展开。
儿子介绍了他们州的疫情情况,绝大多数的感染者,还是没打过疫苗的,打过两针的也还有感染的,打过第三针,感染的几率就几乎为零了。
这就说明,注射疫苗是有效的。
问题是,打不打疫苗,戴不戴口罩都是没有写进宪法里的,所以就有相当一部分米国人,认性,认死理儿,不接受科学,宁肯感染,也不打疫苗,更不戴口罩,你说气人不?
儿子说,最近那个川 普一改之前说新g只是重感冒的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自己打疫苗的消息,竟引来了他的支持者一片嘘声,似乎是对川 普打疫苗的行为深感失望。所以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简直是鸡同鸭讲,一点办法都没有。

儿子说,无论他们工作的单位,还是孙宝们的学校或幼儿园,对防疫都是相当重视的,孙宝们每出门必戴口罩,已然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有一次小熊回家后做作业,坐在桌子前很久了,仍戴着口罩,直到爸爸提醒后才摘下。
母子俩正聊得热烈,课间休息的小熊跑上楼来,他知道爸爸正和爷爷奶奶视频,过来叫了声爷爷奶奶,便顺势爬到爸爸怀里撒娇。
我问他们学校的防疫情况,小熊说大家都戴着口罩,连老师讲课也戴着呢,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也是背靠背,不允许面对面,在每个环节上,都要求得很严。

儿子说,防疫的时间太长了,之前总呆在家里的老人也不免有些懈怠。他们州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患有白血病,因实在感到无聊,于是就邀请朋友来家里打牌聊天,但要求一定是打过疫苗的。三个牌友,有两个打了,一个没打,却隐瞒了实情,结果这个没打的偏偏就呈阳性,八龄老太没有悬念的被感染上,一命呜呼了。
我听后唏嘘不已,这场世纪瘟疫旷日持久,目前仍看不到结束的尽头,也只有靠自身的防护了,该做的都做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好在无论是儿子的公司,还是孙宝的学校,目前尚未出现疫情,这点让我和先生放心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