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自我连接

2020-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善源飞霞

上一篇我们讲到满足我们的需要不需要依赖他人,而是自己可以满足自己。

这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有一些工具,比如萨提亚个人内在冰山。

当然前提是,你有一个觉察:

我有一个情绪产生了!

情绪没有对错,放下对情绪的评判,如“我生气是不好的,我怎么又难过了”等等,放下这些念头

只是去感觉情绪,用你的身体去感觉,

当你感觉到烦躁的时候,你的身体哪里会体现出来,比如是心口比较堵,手和脚有扩张的感觉等等

然后给自己一个相对安静和冷静的空间,

我们可以透过冰山来看一看发生了什么

这是冰山图,及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冰山练习。

冰山最上面是行为,触发我们感受的行为

冰山下面第一层就可以写上感受,失落,沮丧,愤怒,开心等等

冰山下第二层是观点

我们说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就源于我们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你看看你的观点是什么?

比如,对于孩子成绩,你有一个观点“只有成绩好,才能说明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当孩子成绩不好时,你就会失望,愤怒

而另一位家长秉持的观点是“孩子成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是具有可变性,发展性的”,当孩子成绩出现波动的时候,这位家长就不会太着急与焦虑

我们的感受源于我们的需要,但是会受到观点的影响。

这些观点,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去考量这些观点的真实性,都要带着觉察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冰山下面第三层是期待

当我们有一个观点“只有孩子成绩好,才能说明我的教育是成功的”的时候,我们期待孩子可以努力,可以拥有好的成绩

如果达到了我们就开心,如果没有我们就会失望,伤心。

冰山下面第四层是需要。

这个时候,我们要问自己一句:“当我们的孩子考了好的成绩,说明我的教育是成功的”满足了你的什么需要呢?

对成功的渴望,对价值,认可的渴望对吗?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需要是成功,价值,认可

需要也是最接近我们内在生命力的地方,就是那个小太阳所在的位置,是我们的生命第一度诞生的时刻,也就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

当你可以看见自己的需要,你就和你的生命呆在一起,

可以陪伴自己,深深地看见自己,关爱自己,拥抱自己

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在这里,我看见你了”,可以对自己多说几遍,就像是以成人的父母的状态去对内在的那个渴望去说,给予到自己看见与关爱。

好好陪伴自己一会!

最后,你再问自己一个小问题

“我对成功,价值,认可的需要,真的只能靠我的孩子成绩好来满足吗?”

你问问自己,如果你有这个课题的话,相信你会有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