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第三章(四)
2021-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卫娟
2021年2月24日
——当世界暗淡时,你是光。
《教学勇气》第三章第4节,《悖论与教学设计》
在这一节开始,作者提到“悖论原理不仅对自我的复杂性以及自我的潜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考虑课堂动态过程中,在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空间设计中,悖论原理都起着指导作用。”
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时,作者将六种悖论融入了进去,读完之后通过举例思考,我进行了这样的理解。
一节课,老师给定了本节课的课题,也就意味着给这个学习空间划定了界限,而学生在这个课题里,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了自己的思考,这又是开放的学习空间。所以,这就是悖论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
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讨论其中某个问题时,气氛应该是相对紧张的,而当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由此达成对这个问题的共识时,又是令人愉快的。所以,这又是悖论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
在这个相互交流探讨学习的过程中,先是有个人意见的表达,在通过筛选达成共识,又变成了团体的意见,亦或者是从团体意见方向出发,迸发出许多个人想法,最后再整合个人想法生成团体意见。这个是悖论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在这个学习空间里,必定有学生的个人琐碎的流露,也会有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也就是悖论4,我们既要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要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独处是可以把个人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的探究,而这个独处又是建立在前面集体讨论的基础之上的。即作者提到的悖论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
在问题探究上,每个人都会从个人视角出发,发表个人想法,那势必会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争论,也会有争论后再思考的沉默。那就是悖论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