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2019-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Anwei安玮

         

江南——我们分明是见过面的……

在三月桃花芳菲,四月杏花梅雨中见过你

在“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的初夏见过你

在“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的秋意里见过你

在“水昏云淡, 飞雪满前村。”的冬日里见过你

…………

江南,不就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寂寥雨巷的姑娘

江南,不就是那个划着小船在暗香浮动的莲叶中采莲的女子

江南,不就是那个背着竹篓、戴着笠帽在掐采茶叶的村姑

江南,不就是那个穿着蓝印花布衫,坐在乌蓬船头送藕的水乡女儿

…………

江南,陌生又熟悉、疏离又亲切的江南

走近你,你就在眼前

是你吗?那个一直浸泡在烟雨诗意里的——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3.江南忆·水墨绍兴

十月小阳春的江浙,微风拂面,阳光和煦。

从杭州上车到绍兴,列车是从西安首发开往宁波的绿皮火车。

不知女儿怎么买的是绿皮火车的票。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小时候跟母亲回老家看姥姥,坐的就是逢站必停,一停很久的绿皮车。

火车上人挤人,连过道、厕所都站满了人。

下了火车,感觉脚下的路都在晃动前进。

再大点的时候,上学了。当听到火车拉响“呜呜呜……”长长的气鸣声、看到火车头冒着白烟朝着站台驶来的时候,绿皮火车载的是满满的思念,因为能马上见到回家乡分别很久的母亲。

上班了,调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每周回家都要坐慢的不能再慢的绿皮火车。尤其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火车还经常晚点,你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家,而它像一只蜗牛,稳稳地移动着、哈着白色的气,在大雪纷飞中,不慌不忙一站一站慢慢地爬……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三十年后再次坐上绿皮火车,仿佛时光倒流……

绍兴之行就像坐上一列慢时光的列车。

到了绍兴入住女儿提前订好的一家名叫“拾贰朴宿”的民宿。

一进门就被门上方的一副兰亭序的书法吸引。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兰亭”就在绍兴,绍兴古称会稽。在“书圣故里”偶遇“王羲之”。

东晋永和九年,会稽内史王羲之邀请了40余位名流贵族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绍兴自然就成了“书圣故里”。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最后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永绝于世。

好奇地问老板娘店名“拾贰朴宿”有何含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朋友拾贰画,恋人拾贰画,爱人拾贰画,家人拾贰画。所以拾贰的名字,叫做难忘。”

“再加上有十二间客房,因此就叫此名了。”

老板娘不愧是“名士之乡”绍兴人。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人不胜枚举:

夏朝第一位天子大禹、卧薪尝胆一心复国的勾践、陆游、“鉴湖女侠”秋瑾、朱自清、钱三强、周恩来、鲁迅……都是绍兴人。绍兴可谓“天地钟灵、山川毓秀,非常之境,引来非常之人”。

放好行李,漫步小巷。

泛着亮光的青石板路

河水缓缓流过的小桥

河边微风拂过的依依垂柳

懒懒趴着晒太阳的小狗

阿婆在巷口吴侬软语和邻居唠着家常

屋顶上用竹竿搭着晾晒的衣服

小桥下面泊着三三两两的乌篷船

却没见戴乌毡帽的撑船人。

仿佛时间在这里不愿往前多走一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老街区的居民户户枕河而居。

如果你往台门内走,发现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内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虽然每家现今都通自来水了,但看见这里的居民还有在河里浣衣洗菜的习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不知是否已经走在绍兴的“八字桥”上,水系发达的绍兴,素有“万桥之乡”的美誉,古往今来,也许没有人能够准确考证绍兴石桥的数量,但是八字桥,却在绵延2700公里的大运河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它有“中国最古老立交桥”的美名。状如八字,巧妙地连起了三条汇聚此处的小河。

大厨武不自觉地唱起:

“水乡的小桥姿态多

石板缝里长藤罗

三步两桥连水港啊

条条玉带映碧波  ”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又慵懒。

“祝枝山餐馆!”和大厨武会心一笑,被这个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命名的餐馆吸引。

已经下午三点,中午坐车还没有吃饭。

夫妻档餐馆,热情周到。

点了绍兴地道美食“霉千张”,老板把自己平时下酒的茴香豆给我们盛了一小蝶,又给我们倒了两杯自己酿的黄酒。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老板告诉我们,霉千张都是自家做的,还拿出来发霉的千张让我们看,说现在好多商家不会手工制作了。据说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

可我并没吃出来,感觉除了“咸”还是“咸”,配白饭都无法挡住的“咸”。

老板娘告诉我们往前走,不远处就是“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先生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当天有很多来参观游览鲁迅故里的中学生,我们因此也就走马观花看了看“三味书屋”“百草园”。

鲁迅故居出来,几处商家都在兜售“戒尺”“茴香豆”等跟鲁迅作品有关的东西招揽游客。

先生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书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那个“凉薄”社会中的孔乙己俨然成了“茴香豆”的代言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沿着鲁迅故里,直直往下走,不到五六分钟就到“沈园”了。

沈园,又名“沈氏园”,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始建于宋代。

陆游曾在此留下著名词篇《钗头凤》。

天已暗下来,游赏沈园园景是不可能了。

但可以观赏晚上7:40的《沈园之夜》。

《沈园之夜》融合了越剧、绍剧、莲花落等地方特色的戏曲,演绎了陆游与唐婉之间凄美爱情故事。

离演出还有段时间,走进一家跟沈园只隔一条街的绍兴土菜馆。

大厨武拿着菜单,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名为“蒸三臭”,就要它了!尝尝“臭”滋味,再来两杯黄酒。坐等“三臭”,大快朵颐。

“什么味道?!”只见食客纷纷掩鼻。

臭味丝丝缕缕飘过来,原来“蒸三臭”粉墨登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上桌的“蒸三臭”颜色清丽,面目清秀。

蒸三臭又叫绍兴三臭。其实就是:将霉苋菜梗、臭豆腐与毛豆二者简单处理,然后用菜梗铺底,上面依次是豆腐与毛豆,撒上适当油盐,再上锅蒸制。

百度百科形容:霉苋菜梗与臭豆腐双拳出击,荡气回肠,而毛豆的鲜嫩与腐味融为一体,唇齿间都是酸爽的味道。在此基础上加上霉冬瓜,就是“蒸四臭”,据说这是“重口味界的华山论剑。”

旁边有一绍兴食客面色坦然道:“不觉得这臭就是香吗?!”

“不觉得,简直臭死人了!”

没吃一口,大厨武假装镇定吃了几口,吃毕,面露扭曲之状。

有人说,绍兴人无臭不欢,臭豆腐闻名遐迩,霉苋菜梗又称霸臭食界。古时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就是古时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据说有一次师爷招考,经过笔试、面试,最后一道关卡是请应聘者吃饭。每人面前放着一盘“臭三样”:臭豆腐、霉千张、霉菜梗。吃不了的应聘者,全被淘汰了。

因为只有吃得“臭三样”的,才是正宗的绍兴人。才有资格当师爷。

真正领教了绍兴美食的“臭”,而就是这种臭东西,绍兴人却欲罢不能,甚至让远在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小桥、流水、乌篷、垂柳……

随着《沈园之夜》的大幕拉开,一幅精美的水墨江南实景展现在人们眼前。千年前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如同发生在眼前,让人仿佛穿越到南宋的时光。

从陆游与唐琬游园时的缠绵情意,到在沈园再见面时的情恨绵绵,从陆游归园时提笔在沈园写下《钗头凤》,到白头不堪回首的场景,陆游与唐琬的故事曲折、缠绵悱恻、凄美动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3)

看完整场的戏。

竟没有觉得拖沓缓慢,戏曲的魅力也许就在这温婉、柔美、韵味悠长的唱腔里,总觉得夜空里回荡着唐婉悲伤不已哀怨的唱腔:“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曲终人散。

心里仿佛驶过曾载着离别惆怅渐渐远去的绿皮火车……

人生有时就像一列快速奔驰的列车,来不及细看窗外的风景,来不及细品一杯清茶、来不及慢赏一出戏、来不及细细体味、思考,反省,也许就到了两鬓斑白,感叹曾经错过了那么多好时光……

水墨绍兴,一列绿皮火车带来的慢时光之旅。

                                写于2019年10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