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思考上班这点事儿生活家

速成的秘密、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辰星剧社马冲
你速成了吗?

近些年来,在国内的各种书籍和文章中,速成的火热是众所周知的。各种所谓的成功人士,不断的宣传所谓的快速成功的秘诀,告诉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快速的成功,并以此噱头赚取大量注意力,然后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这个骗局仅仅利用了这句话——你居然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得很好!

他利用了绝大多数向往成功又碍于面子的人的心理:我不仅要成功,而且还要快速成功,要一上来就马上成功,因为他们的刚需是面子,所以在一个很体面的过程中,迅速的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个相当巨大的诱惑!


但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没有人的成功是可以速成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中,所有人的成功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都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奋斗的,根本没有所谓的,快速成功的案例和可能性。

所以,大部分人在经历了类似的失败尝试之后,就开始自暴自弃了。

可是,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为了成功而努力呢?——————因为在别人面前丢人比自己进步重要的多,在他们的心中,成功只是嘴上的刚需,他们心中的刚需,其实是在别人面前显得很成功。

他们的做事原则,并不是如何让自己实际上成功了,而是让自己在别人的眼中,显得很成功。很多人无法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永远活在别人的观点世界中,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这就会导致,他们在发现快速成功无法实现之后,连带着忽略了另一个实际上是完全可是实现的概念——快速入门。

当我看到笑来老师说道这个概念的时候,我瞬间想到了去年我的看书阅读经历,其实阅读的入门基础,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满足的啊!只要你看的懂文字,花得起买书的钱(实际上大多数人也都承受得了),看书阅读其实是一件很多人都可以快速入门的事情啊!可是,为什么每当我和别人谈到我看书的经历之后,他们大多数都佩服我,说我竟然可以看得下去这么多的书籍。而我自己却觉得这没有什么啊,我看的都是我想看的相关方面的书籍,看得过程中我就不觉得很难坚持啊,而现在我的最大问题,就是看书的时间不够了,因为已经把得到APP上的订阅放在了第一位了,以后要适当减少在上面的时间了,为读书每天预留一些固定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觉得快速入门阅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要不,是他们害怕在一些所谓的朋友面前,被说成装X;要么,是害怕读完了没有用;要么,是害怕自己坚持不下来,到时候反被周围的那些朋友冷嘲热讽......

但在我开始阅读之后,我开始慢慢的认识到:那些看到你在读书,就说你装X的朋友,其实也就在告诉你一个事实,这些朋友不可深交,因为他们说你装X的最本质原因,不是他们真的觉得你在装X,而是因为你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的内心是不平衡的,凭什么你可以做到?或者说你真的以为你看几本书就能挣大钱了?他们内心的焦躁以及无法看到别人的好,甚至是朋友的好,仅仅证明他们不配和你做真正的朋友。

怕读完了没有用,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就算暂时没有明显的作用,在长期看来,总会对你未来的一些思考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再退而求其次,看了这些书之后,给你的大脑增加的知识储备,让你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增加一些谈资,也比那些八卦新闻有更高的谈论价值。

怕自己坚持不下来更是没有必要,因为当你真的入了门之后,你就会感受到读书给你带来的巨大帮助,你会爱上这种感觉的,到时候别人让你别看了你都不会答应的!


接受自己的笨拙,对自己的笨拙包容一些。面对陌生领域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蹒跚学步的孩子啊!

确实,当我们面对孩子在学习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都能保持一个宽容的心态,可是却在我们自己面对和学习新的事物的时候,无法做到宽容和理解。

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再反复练习,观察自己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再反复......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1尽快开始这个过程,2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在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并且把注意力专注在改进之上。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存在,尤其是别人的看法——把注意力放在事实上,而不是别人的看法上,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不准确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那你为什么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因为他们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样往往并不准确——这是多少人忽略的事实啊!


如果一个人永远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那么他擅长的东西的数量就永远都不会增加,并且,他所擅长的东西,在经历的快速的发展之后,也会慢慢成为他不擅长的东西,于是他的命运就只能是被社会淘汰。各位战友们,切记——不能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

学习过程中的痛苦来源之一——没有正向反馈。其实确切的说是没有即时的正向反馈;这也是阻碍我们绝大多数人成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太过于重视即时反馈;虽然这是亿万年的人类历史中,在大自然打的驯化之下,我们的本能反应;但是我们人类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和其他所有的动物相比,增加了一个维度——理性。所以,为了尽量避免和克服这个障碍,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理性,去把长期的结果可视化。

想象自己如果做到了,在未来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未来的自己会如何感激现在的自己,然后不断地把这个画面刻在脑子里,每当自己想放弃的时候,就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会如何瞧不起现在的自己,有什么比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更可怕的事呢?


当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不强,还不能对于某些感念做深入思考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情况: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

避免陷入极端状态,凡事张弛有度,认清现实,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忠于自己的内心,在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之后,就坚定地做下去。


坐享时刻

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这绝对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