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
“清欢”是什么呢?在林清玄的眼里心里是种平静放松的状态,是对纯净心灵的极致追求,是一种至高的品味。
清欢是一种心境,是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下,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或许在清高的他们的眼里,他们希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他们的心里根深蒂固,他们讨厌喧嚣的车流和嘈杂的闹市,喜欢安静的品茗和清俊的山水。
俗世熙熙攘攘,忙忙碌碌。或许其中也不乏曾经追求清欢的人,可当生活的重担硬是压在肩上的时候,他们慢慢地失去了梦想,佝偻着身子为生活而奔忙。
清欢何处有?哪个人不想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点上一枝香,倒上一杯茶,手中一本书,静静地享受闲暇时光,让心沉静。
记得我在读中学的时候,教学楼门前的半坡上种满了茶树,每到茶花盛开的季节,成群的蜜蜂在每一个金黄的花蕊里忙个不停。中午,我们趁蜜蜂飞走的间隙爬到高高的树上,找一枝能承受我们重量的树枝,双手枕着头仰躺在上面,望着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数着飞翔的小鸟,随手摘下身旁的花朵,吮吸着甜甜的花蜜。这或许就是清欢吧!
可这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学校半坡上的茶树已经被砍光,光秃秃的山坡,裸露的黄土,在阳光的沐浴下逐渐干裂,扬起漫天飞舞的尘土,曾经长满灌木的草丛再也不见流光飞舞,臭烘烘的垃圾遍地开花,苍蝇嗡嗡嗡地四处乱飞。不久后垃圾堆上建起了房屋,钢筋水泥掩盖了罪恶。
而我也逐渐长大,在俗世里挣扎,也不会爬到高高的树上喝花蜜,再也不会蹑手蹑脚地走进流光飞舞里。清欢何处有?寻而不得。
有一次和朋友说到图书馆,我们这里的图书馆的环境是多么多么的安静明亮适合阅读。我笑笑说,这样的环境应该比较适合正在接受教育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我们这群中年妇女还是算了吧!
除了工作,还要做家务,怎么会有那闲情逸致呢?
中师三年,我最爱的就是图书馆和阅览室。每到礼拜六礼拜天我就钻进阅览室去翻阅我喜欢的杂志。阳光透过高大的桂花树,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桂花的香味从明亮的窗口飘了进来,沾染在衣服的每一根纤维上。那时候一天的时光就这样静悄悄地流逝。
这样的清欢在以后的岁月里再也寻不到踪迹。
今天,我总是忙忙碌碌:工作期间为学生,下班期间为家庭。清欢越来越远,几乎消失不见。
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呢?为什么现代人只能在这浊世挣扎呢?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林清玄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可是我又非常的贪心,什么都想要,心就成了一个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最后失去自我,遍寻不获。
以浊为欢,生命不再清明,当欢乐以尽,生活也就失去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