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义旅(四)——襄阳2

2020-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卉19253

襄阳最赋名气的故事,当属“三顾茅庐”。

所知的也就是三十好几年前,学过的一段《隆中对》。还能熟读的一段:“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今儿,前往古隆中寻访一下孔明遗迹,沾沾智气。

牌坊,建于1893年。中间门柱为杜甫的《蜀相》中两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横眉出自诸葛亮给儿子写的《诫子书》中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背面也是杜甫的诗句:“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伊——指伊尹,商朝君主汤的大臣

吕——指姜子牙

萧——萧何

曹——曹参

这块石碑,是万历二十年,重修武侯祠立的碑,后人修亭子予以保护。

武侯祠,始建于东晋。现存的是康熙年间建的,至今也有三百多年啦!

祠堂内有一铜鼓台,漂亮。

诸葛亮饮水的井。

卧龙山野。

隆中书院,其实是一进山门第一个景点。傍边有碑记于癸酉年,算来应该建于1993年。

这是我来隆中的最大收货。以前只知诸葛孔明足智多谋是忠义之臣,现在才知先生还是历史上第一个主动自报家产接受监督的人。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这书院,为教育基地。正碰到省城一队人来宣誓,久久不散,没有空人的照片,只好虚化,只是不希望他们是来旅游走过场吧。


下午去参观啦唐城影视基地,如果收费,真说不定不会来。离公路边挺远,就是个恢宏壮观。

卉2020112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