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读书

幸福,是一种能力

2020-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耕心求阙

分享一本让你提升幸福感的书——《幸福的方法》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幸福,需要感知。幸福与痛苦本身就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当我们能够调节自己的想法和对世界的看法时,才能从容平和的面对人生的种种。

放在自己的真爱上。当我们只是“声称”在爱时,我们的爱是没有价值的,可能我们只是害怕孤独而已。因为真爱的意思是,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浪费”在他们身上。

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说出来其实很简单:把足够多的时间花在她身上。如果可能的话,也花足够多的钱在她身上。 核心在于,花了大量时间,跟她有效沟通。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福乐状态就是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福乐状态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有时候我们看小说,不知不觉过了一下午;看电影,没注意天就黑了,这就是福乐状态。


乐透大奖的得主,平均一个月时间,幸福感会回到得奖之前;车祸截肢的人,平均一年时间,幸福感也会回到车祸之前。所以幸福与我们所处的境遇无关。无论我们感知与否,幸福,就在那里。


明镜本清净,

何处染尘埃

幸福,因为我们活过。何为幸福?找到有意义的人生,过有价值的生活。急切的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结果注定徒劳。“傻人有傻福”并不全对,然而许多人不幸福,病根多半在想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于是就看不开生活中的小事。

幸福,不靠运气。“幸”是幸运、运气,“福”是福佑、福气,皆非人力所能支配的好运。运气显然具有偶然性,可遇不可求。然而,偶然的好运能否有助于幸福,取决于个人素质,在素质差的人身上,时间可能最终证明一次好运竟是厄运。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则在其次。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这就像孔子说“乐亦在其中矣”,孔子一辈子不得志,却一辈子乐天知命。

幸福,并不排斥痛苦。通常所理解的快乐,与痛苦相对立,是要排除痛苦的。把这种快乐作为幸福来追求,会使人不能承受人生中必有的痛苦,更不用说,从挫折和苦难中获益了。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一切都是修行,一切都着落在自身。本书前言讲,“获得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标,这让我们殊途同归。”人生于世,或顶天,或立地,或功成,或名就,终将卧土长眠。世界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坦然地看待过去,宽恕自己,也原谅他人。“未来不全像你想象的那样”,来世上一遭不容易,活出生命的精彩,对得起自己。“抓住现在的幸福”,感受当下,品味生活,每个人都是佛。


当我们刻意追求幸福的时候,往往求之不得;反倒是当我们专心致志地活在当下、沉浸当下、欣赏当下的时候,幸福就不请自来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