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探究:面条碗底的荷包蛋
01
看《绝望主妇》时,一个场景总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家人在进晚餐,那是一位被指责为完美主义的主妇精心烹制的,可是家里人都默默地吃、闷声不响地吃。
妈妈询问16岁的儿子对菜肴的意见,她是希望获得嘉奖和赞美的。可儿子无所谓地应付了母亲的询问。
母亲转而寻求丈夫的支持,谁知,丈夫更过分,不但不置可否,反而雪上加霜地来了一句:“请把盐拿给我。”
这比正面指责还可恨,如果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餐,不会连口味咸淡都不合适的。所以,可怜的主妇不用再求证了。
教师上课,就如同主妇下厨房。
精心烹制的菜肴难以下咽,是做厨师最沮丧的事情,而精雕细琢的一节课得不到学生的呼应,更是老师的悲哀。
02
比如今天,我听了一节同行的课。我是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听课的。因为要举行观摩课比赛了,必须从报名者中遴选出佼佼者来。
但是,从打上课铃伊始,教室的气氛就是压抑的,教师没有对自己授课内容的深入了解和驾驭,像是病恹恹的主妇不得已而为之将就做得了一顿马虎虎的饭菜,匆匆忙忙就端上了饭桌似的。
连我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听课者都百无聊赖,不知所云,更别说学生们的感受了。
好的课堂,往往不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那样往往是欲速不达。适当的“热身”,才可能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从授课者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教师的一言一行就都成为了这节授课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
就像人们在享用美餐时,不会在菜肴里分别品味这是胡椒、那是芥末一样,知识的呈现当是浑然一体的。
走好上课第一步非常关键。学生尚未感觉到新知识的生硬和坡度,却已经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身临其境了。这就完成了“热身”。
可是,有的导课环节不能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就像放凉了又端上桌的菜,只有湿度,没有温度;只有程序,没有热情。食客闻不到食物的香味,他们的味蕾还是沉睡着的状态。
所以,他们就像那位《绝望的主妇》里的儿子一样,只是机械地索然无味地咀嚼和吞咽,没有任何向往与快感。
即便如此也没能延缓某些授课者的脚步。下一个环节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授课者想通过一个个的设问激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所以干巴巴地抛出一个个所谓的探究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可题目全都是教材中一目了然的知识点,就像浮在汤上面的葱花,学生驾轻就熟地抄起书本,念出那些疑似探究题的答案,老师对答案还相当的满意,赞不绝口地夸赞学生的回答:“非常正确、非常完整!”
这些答案来得比探囊取物还容易,还叫什么“探究”啊?
03
老师生怕课堂冷场,用自己的喋喋不休造成了虚浮的学习气场;学生担心自己答错,不敢越雷池半步,手里的书本成了护身符。
个别学生答题稍稍偏离了书本语言,教师急忙往回生拉硬拽:“你的思路对,要是用学科语言怎么说呢?”等不及学生思考出答案,自己自言自语:“你可急死我了。看书第53页地6行,哪四个字表达了这个时期的社会习俗?”直到学生一齐读出:“中西交融。”这才作罢。
好的探究题就像埋在面条碗底的荷包蛋。
当饥肠辘辘的人把一碗面端到手里时,他的心理极端地满足于平平常常的波澜不兴的能果腹的面条,可是吃着吃着,眼看吃了半碗面时出现在眼前的还有黄灿灿水灵灵的荷包蛋,他的心情会是多么地喜出望外!
本来自己在预习时觉得已经吃透了教材和书本,正在自得其乐的感觉中徜徉,忽然发现了自己远没有把功夫练到家,现在见到了山外之山楼外之楼,这将会引导和激励他在今后的学习中把知识拉伸、拓展、迁移、联想、反思。
探究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需要追问,讲究打破砂锅问到底。
如果把太浅显的不适应学生思维水平的探究题摆在课堂上讨论,不但有轻视听课人的智商之嫌,而且是愚弄学生之举。
“试试看,你把一根形似肉骨头的木棒扔到一大群生机勃勃的猎狗面前,他们会如何表现?它们会一窝蜂地冲上前去争抢、去撕咬。
可无论他们的味蕾是多么发达,却怎么都嚼不出一丁点香味,它们于是悻悻地离开;你再丢出这样的骨头,它们再一次冲上前去,当然又品味不出任何东西;当你第三次抛出这样的骨头后,它们会瞄上几眼,然后就不抱任何希望的躺在那里,呼呼睡去。
这时,你急切地想唤醒它们,使出杀手锏,抛出真正的肉骨头给它们,可它们呢,还以为你故伎重演呢,所以根本就不想问津。风吹干了肉骨头的油脂,肉骨头终于变成了芦柴棒!”
我尽管不太喜欢这个比喻,但是话糙理不糙!
04
平时,老师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问题的设计常常不能做到精益求精,所以,呈现在常规课堂上的探究题就乏善可陈。
而一旦进入到有外界观摩教学的场景中,任课教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表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当然,这必须借助学生的上佳表现。
可日常教学业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模式影响和制约着教师,这时的她或他尽管努力,可能够达到的高度绝对是有限的:他或她会心有余而力不及,设计出的探究题总是隔靴搔痒。
学生们呢,也想有出色表现,可以前的积习太深,他们反复地在原来的圈子里打转转,就是上不了新层次。于是,沮丧的他们为求过关,只有拿书本搪塞,好在照本宣科总错不到那里。
探究,讲究的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虾。”
所以,探究题的设计要有弹性。
云南的过桥米线是传遍大江南北的有名小吃,与传统的手擀面相比,它最为突出的是汤鲜味美筋性足。
年轻人大多不喜欢一塌糊涂的东西,却喜欢筋头巴脑有嚼劲的吃食。
那么,过桥米线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据说是其原料和制作过程的关系。我们教师的探究题也可以加点“食用胶”——情境的、语言的、工具的、评价的,等等。
对于口味偏重的人来说,寡淡的食物最不能容忍了。有的学生在老师自得其乐的课堂上睡觉、看杂志、发短信,这是在向老师传递信号:我对这些内容感到乏味和厌倦。
此时,老师必须给他或她加点“盐”——如果他或她是个成绩优秀个性鲜明的人,就在知识点的三维上做文章;如果他或她是个对文化课学习动能不足却乐于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人,就在实例中楔入有关能量代谢、起量恢复的见解。
加了盐的晚餐,那父亲还会挑剔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