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原想发烧能使我换个脑子

2023-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想起旧年岁末最后一个礼拜——正好一个礼拜的中招过程,不由不让我说,这是送给自己的生日大礼。这几天,本懒于写作,但还是没有停,我想主要是一种习惯性的延续。但却与之前有所不同,有对付之嫌。连续一个礼拜不到一千字,是五年来不曾有过的事。

随随便便,张口就来,轻轻松松就完成,是很容易。四五百字,不消半小时就搞定了。这样写作,确实很轻松,无任何压力。也没有时间上的约束限制,随时可以对付完事。

显然,这不是我所想的,自己认为不应该这样。首先在心里态度上过不去。诚然,几百字也可以写好,写成优质内容,也显然,我不在这个范畴。这使得我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一点思考。

一个礼拜的对付,现在好了,可对付的状态仍旧。也不是不想写,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在中招的期间,我曾冒出“这次中招发烧要么把脑子烧坏要么给我换个好使的脑子,擅写作的脑子”的想法。遗憾的是,没有烧坏,更没有给我换脑子,还是这样一个普通平凡庸碌之辈。反而是,感到枯竭了。好像过去“能写的才能”也没有了,“江郎才尽”了。

我想过,这有心里上的作用。因为中招一个礼拜正好是旧年的最后几天。过后,就是新年,日历改写成“2023”了。面对新的一年,我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我十分惶惑。

过去的一年,原本想投稿突破,终于是懈怠了。虽也投过几次,杳如黄鹤,渺无音讯。我的心劲也随之淡了下去。于是,写作进入一个尴尬的状态。想写好而不能够,想突破而不能。越是这样,越感到路漫漫其修远兮。

晚上读阎连科说到他的写作,有两个契机,一个是他很早,应该是少年时,或更早的时候,就喜欢阅读,如饥似渴,只要是有书都拿来看,如获至宝;二是作家张抗抗对他的刺激影响,通过写作改变命运,得到“名利”。在这个直接的诱因下开始写作。

在读到他说一本书或一个作者对他的影响时我在书页上写道,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所读的那点书,至今也没有一本书一个作者对我产生直接的“致命”影响,没有。我想原因是由于自己读书太晚了。成年后各方面形成,不容易受他人影响,麻木了。要是年轻时,譬如二十来岁,能像现在这样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优秀作家读到他们的作品,我一定是新鲜的受刺激的。当然,现在也有新鲜刺激感,但很少,也很淡,最后总要被现实生活吞噬了。这种认识我想是有道理的,是有依据的。想起初始读书的感受,对比之下,就是这样。

至于写作为了什么,改变命运,获得名利等等,现在不像以前羞于提及,就算提及,也遮遮掩掩冠冕堂皇,说什么热爱啦神圣高尚之类的话。现在觉得不论为了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没什么羞于启齿的。在乎别人?切,过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同时,说明作家成名成功一般是早的,常常有迹可循。譬如少年时在校时写作才能初露端倪。对比之下,我到现在也寂寂无名,实在是情难不堪。

这样想,似乎是一种打击。但是,并不能打消我对写作的坚持,总是还存有希望。

对于这一点“思考”,原本是要在总结中再说的,虽没来得及在年前作总结,总归是要作一下的。那就先在这说一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