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细读《伊豆的舞女》(2)
她们白天在修善寺,今天晚上来到汤岛,明天可能越过天城岭南行去汤野温泉。在天城山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上,一定可以追上她们。我就是这样浮想联翩,急匆匆地赶来的。赶上避雨,我们在茶馆里相遇了。我心里七上八下。(浮想联翩、急匆匆、七上八下等词都非常能体现“我”的复杂的状态,想去遇到,但是遇到之后又比较紧张。情感表达有层次,循序渐进。)
不一会儿,茶馆老太婆把我领到另一个房间去。(情节出现分支。)这房间大概平常不用,没有安装门窗。鸟瞰优美的幽谷,深不见底。我的肌肤起了鸡皮疙瘩,牙齿咯咯作响,浑身颤抖。我对端茶进来的老太婆说了声:“真冷啊!”
“哎哟!少爷全身都淋湿了。请到这边取取暖,烤烤衣服吧。”
老太婆话音未落,便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自己的起居室去了。
这个房间里装有地炉,打开拉门,一股很强的热气便扑面而来。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位老大爷盘腿坐在炉边。他浑身青肿,活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连瞳孔都黄浊的、像是腐烂了的眼睛,倦怠地朝我这边瞧着。身边的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说他是被埋在这些故纸堆里,也不过分。我呆呆地只顾望着这个山中怪物,怎么也想象不出他还是个活人。(外貌描写,用长句,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这里之所以会加入一段看似毫不相干的情节,是要彰显“我”的贵族身份,“我”是受尊敬的,与舞女的身份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有,这也是日常的一种呈现,比较符合现实。)
“让你瞧见这副有失体面的模样……不过,他是我的老伴,你别担心。他相貌丑陋,已经动弹不了,请将就点吧。”
老太婆这么招呼说。
据老太婆说,老大爷患了中风症,半身不遂。他身边的纸山,是各县寄来的治疗中风症的药方,以及从各县邮购来的盛满治疗中风症药品的纸袋。听说,凡是治疗中风症的药方,不管是从翻山越岭前来的旅客的口中听到的,还是从广告中读到的,他都一一照方抓药。这些信和纸袋,他一张一个也不扔掉,都堆放在自己的身边,凝视着它们打发日子。天长日久,这些破旧的废纸就堆积如山了。(旅行途中的所见所感,比较真实。老大爷的风烛残年、垂死挣扎,是生命力的体现。)
老太婆讲了这番话,我无言以对,在地炉边上一味把脑袋耷拉下来。越过山岭的汽车,震动着房子。我落入沉思:秋天都这么冷了,过不多久白雪将铺满山头,这位老大爷为什么不下山呢?我的衣衫升腾起一股水蒸气,炉火旺盛,烤得我头昏脑涨。(细节描写非常细腻。)
老太婆在店堂同巡回演出的女艺人攀谈起来。
“哦,先前带来的姑娘都这么大了吗?长得蛮标致的。你也好起来了,这样娇美。姑娘家长得真快啊。”
不到一小时的工夫,传来了巡回演出艺人整装出发的声响。我再也坐不住了。不过,只是内心纷乱如麻,却没有勇气站起来。我心想:虽说她们长期旅行走惯了路,但毕竟还是女人,就是让她们先走一二公里,我跑步也能赶上。我身在炉旁,心却是焦灼万分。尽管如此,她们不在身旁,我反而获得了解脱,开始胡思乱想。(人物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跟着情绪的起伏有层次地波动。写小说一定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篇小说主要着重呈现主角的内心世界。)
老太婆把她们送走后,我问她:
“今天晚上那些艺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儿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的住处哟。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体现了人物的身份。)
老太婆的话含有过于轻蔑的意思,甚至煽起了我的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里来吧。(这个时候的“我”是不单纯的,前面对舞女是一见钟情,这里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起了邪念。)(短篇小说的人物从开始到经历了很多事情再到结尾,要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结尾时呈现道德和人性的光辉。现代小说更加注重人性细微的区别、升华。正如这个时候的“我”起了邪念,后面会有什么变化呢。)
雨点变小了,山岭明亮起来。老太婆一再挽留我说:“再待十分钟,天空放晴,定会分外绚丽。”可是,说什么我也坐不住了。(着急的心情。)
“老大爷,请多保重,天快变冷了。”我由衷地说了一句,站了起来。老大爷呆滞无神地动了动枯黄的眼睛,微微点了点头。(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个善良的人。)
“少爷!少爷!”老太婆边喊边追了过来,“你给这么多钱,我怎么好意思呢。真对不起啊。”
她抓住我的书包,不想交给我。我再三婉拒,她也不答应,说要把我直送到那边。她反复唠叨着同样的话,小跑着跟在我后头走了一百多米远。
“怠慢了,实在对不起啊!我会好生记住你的模样。下次路过,再谢谢你。下次你一定来呀。”
我只是留下一个五角钱的银币,她竟如此惊愕,感动得热泪都快要夺眶而出。而我只想尽快赶上舞女。老太婆步履蹒跚,反而难为我了。我们终于来到了山岭的隧道口。
“太谢谢了。老大爷一个人在家,请回吧。”我说过之后,老太婆好歹才松开了抓住书包的手。
走进黑魆魆的隧道,冰凉的水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前面是通向南伊豆的出口,露出了小小的亮光。(走过了隧道,似乎在暗示他走向了光明,走向了那种人生巅峰引起白富美的感觉。看似写实景,实际上有一种暗喻在里面。学习这种暗示的写法。)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我”追上了一群人,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停留。
二
山路从隧道出口开始,沿着崖边围上了一道刷成白色的栏杆,像一道闪电似的延伸过去。极目展望,山麓如同一副模型,从这里可以窥见艺人们的倩影。走了不到七百米,我追上了她们一行。但我不好忽然放慢脚步,便佯装冷漠的样子,赶过了她们。独自走在前头二十米远的汉子一看见我,就停住了步子。(主角的小心思。)
“您走得真快……正好,天放晴了。”(前面下雨,到这里天晴了,是否暗示了人物的心情?)
我如释重负,开始同这汉子并肩行走。这汉子连珠炮似的向我问东问西。姑娘们看见我们两人谈开了,便从后面急步赶了上来。
这汉子背着一个大柳条包。那位四十岁的女人抱着一条小狗。年纪最大的姑娘挎着包袱。另一个姑娘拎着柳条包。各自都拿着大件行李。舞女则背着鼓和鼓架。四十岁的女人慢慢地也同我搭起话来。(简单而具体的介绍。)
“他是大学预科生呢。”
大姑娘悄声对舞女说。
我一回头,舞女边笑边说:
“可能是吧。这点事我懂得。学生哥常来岛上的。”
这一行是大岛波浮港人。她们说,她们春天出岛,一直在外,天气转冷了,由于没做过冬准备,计划在下田待十天左右,就从伊东温泉返回岛上。一听说是大岛,我的诗兴就更浓了。我又望了望舞女秀美的黑发,询问了大岛的种种情况。(“我”和舞女终于有交流了。)
“许多学生哥都来这儿游泳呢。”舞女对女伴说。
“是在夏天吧?”我回头问了一句。
舞女有点慌张地小声回答说:“冬天也……”(慌张体现了舞女可能少跟男生讲话,比较羞涩,也有可能是因为“我”贵族的身份而被搭讪,所以受宠若惊。)
“冬天也?……”
舞女依然望着女伴,舒开了笑脸。
“冬天也能游泳吗?”我重问了一遍。
舞女脸颊绯红,非常认真地轻轻点了点头。
“真糊涂,这孩子。”四十岁的女人笑了。(这孩子,暗示了舞女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