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一.非化脓性关节炎
1
骨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症状的慢性关节疾病。疾病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症状
-
关节疼痛及压痛: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
晨僵;
-
关节肿大;
-
骨擦音;
-
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在20~45岁,女性多见。早起出现乏力,全身肌肉痛,低热,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状。
主要症状
关节疼痛、压痛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的轻重通常与其肿胀的程度相平行,关节肿胀愈明显,疼痛愈重; 晨僵,关节摩擦音,关节活动受限,畸形;
1.�在急性期与进一步退化的时期,发生于动作中,承重时,步行中的疼痛,还可能会影响到工作。
2.易受限或难以控制的动作,诸如坐下或从椅子站起等需要作出膝关节屈曲承重的动作时。
3.后期身体活动明显缩减,较少从事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运动)和家事活动(扫地,洗地板,清扫)。
二.软组织损伤
1
半月板损伤
作用:增加关节的适应性,分散和缓冲压力,吸收震荡。
损伤机制:当一脚承重时,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时,身体以及股部猛烈内旋,内侧半月板在股骨髁与胫骨之间受到旋转压力,导致内侧半月板撕裂。膝关节屈曲,会使撕裂面积加大。外侧半月板损伤机制相同,但作用力方向相反。
临床表现
疼痛:疼痛恒定出现在一侧;
肿胀:轻微的屈曲或伸直受限;
肌肉萎缩:股四头肌部分萎缩;
关节卡锁:膝关节无法伸直,被动伸直关节时,会有弹簧一般的终感;
2
前交叉韧带损伤
作用: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2.限制内外翻;3.旋转稳定;
损伤机制:
接触性损伤:1.外翻外旋应力;2.过伸;3.胫骨后方直接暴力 。
非接触性损伤:1.骤停;2.纵向暴力、剪切和旋转暴力。
损伤症状
-
疼痛;
-
肿胀:受伤后膝关节很快肿胀,伤后12小时以内肿胀达最高峰;
-
受伤时感觉到关节内有断裂声,后即关节内疼痛;
-
受伤后不能立即参加运动,膝关节不稳,打软腿,不能完成急停、急转、突然加速;
多数运动创伤患者有典型的损伤体位:小腿外翻外旋半屈曲位,多在单脚落地时发生。
3
后交叉韧带损伤
作用:限制胫骨后移,限制外旋;
损伤机制:损伤常见原因是胫骨近端的直接撞击、足伸直位时压上膝关节或膝关节过屈。不常见原因是过伸或伴随旋转应力。损伤有可能是单独的后交叉损伤,也有可能连带多发韧带损伤,或膝关节脱位。
损伤症状
撕裂音或有撕裂感倒地,膝部剧烈疼痛,迅速肿胀,初限于关节内,当后关节囊破裂时,肿胀蔓延至腘窝部,并累及小腿后侧,逐渐出现皮下淤血斑,表示关节内出血溢漏于膝后及腓肠肌、比目鱼肌间隙。若合并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可出现内、外翻异常运动和内、外旋转不稳现象,韧带局部可出现疼痛和肿胀。
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PFPS)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又称膝前痛,是最长出现于体育运动人群中的下肢损伤之一。
病因:由于反复使用导致髌股关节压力增高引起髌骨周围疼痛。
可能引起不正常髌股关节压力的原因有很多:
1.膝关节伸肌和臀部力量下降。
2.平足或高弓足。
3.足过度旋前。
4.Q角过大。
5.胫骨旋转增加和胫骨旋前。
6.股四头肌,腘绳肌或髂胫束的弹性减低。
7.膝内外翻。
8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
9.高低位髌骨。
10.髌骨不稳定。
症状和体征
-
向前走路或爬楼梯时髌骨不稳。
-
过度使用或者训练损伤。
-
疼痛:可能是弥散的,也可能不连续分布在髌腱,内外侧支持带、股四头肌、肌腱,或者髌骨下极。
-
破裂音。
-
肿胀:膝明显肿胀伴髌股关节痛常见于滑膜炎和脂肪组织炎性增生。
-
无力。
-
夜间痛。
-
继发性的髋外展肌无力。
四.膝关节过度使用综合征
过度使用综合征包括伸膝关装置归为“跳跃膝”。髌腱炎和肌腱炎是非常常见的。典型表现为髌骨下极韧带附着点处疼痛。较少见症状出现于髌腱远端附着于胫骨结节处或股四头肌肌腱附着于髌骨上极处。
1.髌腱炎
典型病史是以膝前隐痛开始,疼痛处位于受伤部位,并发展为在反复的跑步及跳跃活动时出现或活动后迅速出现。
2.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反复活动使软组织间摩擦,在跑步运动中很常见。髂胫束的主要作用是限定髋内收和膝内旋。当膝关节由完全伸直到屈曲时,髂胫束从股骨外侧髁的前方移至后方。跑步时反复屈伸膝关节使得髂胫束在股骨外侧髁前后运动使得它发生摩擦。
膝关节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