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杠精们开杠
多数人看到的金庸文字,大约以为金庸文字是谦逊有礼,说话极有分寸的。实际上,要是我们看过金庸迎战刘金的那篇文字,就知道金庸真不好惹,怼起人来真是昏天暗地,对方灰头土脸。
金庸怼人,有时候如他笔下的那些口才几号的奇侠一般,真是畅快淋漓。
刘金挑战金庸时,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在报上,大意是批评金庸在《射雕》中不顾历史事实,乱写岳飞秦桧之类的。
但刘金文章的开头是:
“据传媒透露,金庸先生认为岳飞如何如何,秦桧如何如何”
这相当于我们现在写文章骂人,说“据朋友圈分享的文章记载,某某某——”
总之,刘金就是现在不要脸公号的行文方式。
金庸当然抓住这一点,开头就怼,问“是什么传媒,在什么场所,哪一月哪一日听到我怎样说?”
刘金当然无话可说。
还有一次,是有人提问,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你写武侠小说有没有受到古龙的影响?
金庸的回答很豪,也狂——
我写小说时古龙还没出道!
有一个物理学家,好像是吉林的,他读《天龙八部》,然后大挑毛病,说金庸写的虚竹屁股上有香疤纯粹瞎扯,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僧徒头烧香疤的戒律,始于元朝,北宋尚无此俗,金庸写的根本不合历史。”
金庸怼:“少林僧人北宋时不烧香疤,但叶二娘说:“老娘又不是少林寺和尚,老娘爱烧俺生的儿子屁股,你外人又管得着么?”
其实烧不烧香疤,只是一种习俗,并非历史性的戒律,何况禅宗讲究彻悟,对这种东西并不看重,并非和尚就得烧香疤,何况叶二娘也不是和尚,所以这只是叶二娘这个人物的一种情节。物理学家没事找事,自然是找怼。
《天龙八部》第六回的回目是“谁家子弟谁家院”。
有一个自以为很懂的人写文章评论这一回回目太二。原因是他研究了元曲,发现元曲里面的“子弟”的意思是“嫖客”,那么谁家子弟谁家院的意思就是谁家嫖客去了那家妓院。而且言之凿凿,说金庸古代文化知识实在太差。
金庸的回应,让人捧腹——
1。元比北宋晚,你把元朝风俗套用到北宋时代,不应该。
2。假设你说的有道理,那么杜牧那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诗,是不是可以翻译为“江东嫖客有很多人聪明能干,只要项羽带了他们再来战斗一番,也有可能打败刘邦”呢?
3。现在我们也说“高干子弟”,指的是“高级干部的儿子或弟弟”,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意思是“高级干部做嫖客”?
4。“子弟兵”一词,今日仍常用,指以关系密切的青年组成的队伍,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嫖客部队”?
(原文:“元曲后出(注:元朝比北宋晚),不宜将其俗用移之于宋人,以致将此回目解为不伦不类之“嫖客嫖院”。若评者之说成立,则杜牧名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否该解作:“江东嫖客有很多人聪明能干,只要项羽带了他们再来战斗一番,也有可能打败刘邦”呢?今日通用语常称“高干子弟”,意谓“高级干部的儿子或弟弟”,总不是说“高级干部做嫖客”吧?又,“子弟兵”一词,今日仍常用,指以关系密切的青年组成的队伍,决非指“嫖客部队”。”)
这怼人,看着都害怕!
其实子弟二字,古文以及诗词中多的是,意思就是少年人,相对应的词是“父兄”。《史记·项羽本纪》:“(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后来项羽打了败仗,八千子弟尽丧,项羽说“无面目见江东父兄”,就此自刎乌江。《晋书·谢玄传》:“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意思说少年人未必能做大事,但使他们有机会多经历练,便能成材。
“谁家子弟谁家院”的回目,大意是指木婉清随段誉归大理王府,不知他是皇家子弟,不知去的是王府内院,以致满心迷惘。
《天龙八部》这本书是超现实的,看着有点“幻”,尤其武功描写,总之比较夸张。有很多人说这是扯淡——当然,这些人看漫威电影时觉得很真实——怎么可能嘛?太假了!
金庸的回应是这样的——
《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南徙“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根据物理科学,距离地面十七公里以上,叫做 tropopause(对流层顶),气温极低,再上去到 stratosphere(同温层),温度增高,由于物理作用,空气只方便横向运动,要纵向再升高就极困难,因为高温空气上升后,下面低温空气升不上来补充,中间脱节。这一层的上限离地面约五十公里。连空气都不易升到五十公里以上。
可是从来没有一个物理学家或者科学家骂庄子胡说,庄子的大鹏,最多上升五十公里嘛!怎么可能四万五千公里升上去。
庄子说“上古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么长寿的树,石阶上是没有的,但植物学家不会闲到去指责庄子。
“六脉神剑”当然在现实中不可能,至少空气不能当导体。但昆虫学家也没骂卡夫卡小说里面的人突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啊。
金庸怼人,真是怼得人无话可说。但我觉得像这种”杠精“,实在没必要理会。
我也经常被人问到,为啥《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去梁山都要经过某地。或者,武松从山东阳谷县到清河县去看武大郎,地理上根本不必经过景阳冈,所以,武松打虎是扯淡。
等等,奇葩问题。
客观的说,中国地方重名的多了去了,一个市里面,名字叫”徐家堡子“的村子,有好几十个都毫不稀奇!山水名字,除了很有名的大山大水,重名的多了去了。你怎么就知道施耐庵的时代那地方没有一个叫“景阳冈”的小山岗。
李白写人发愁,说“白发三千丈”,没人说李白扯淡呀,头发能这么长吗?
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特么的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才-11034米,李白这个桃花潭有千尺之深?
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的题目叫《早发白帝城》,李白的目的地是江陵,从白帝城到江陵,有一万座山吗?
也没人怀疑李白嘛!
白居易写唐玄宗逃出长安入四川,说“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问题是,唐玄宗的路线,根本不经过峨眉山,峨眉山在嘉州呀。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用“峨眉山”代指四川,就像China代指中国一样。没人觉得白居易不懂地理呀。
杜甫写武侯祠的柏树,说“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两千尺”。四十围,直径大约七尺,但这棵树高2000尺。这么细的树,长这么高,早都折了。
杜甫是不是傻逼,乱写的?!
苏东坡画竹子,用朱笔,就是红色的墨汁画竹子。当时有个人不服气,质问苏轼:世上哪里有红色的竹子?
苏东坡反问:那你告诉我,世人都用墨笔画竹子,有黑色的竹子吗?
很多人,就是这么傻。读书的时候,自以为聪明。
嘿嘿,是挺聪明的。
聪明人跟人讨论关于文学艺术的问题,逻辑大概如金庸总结的那样——
X先生辩论落于下风,于是说:“Y先生,近来听说你不打你母亲了,那是很大的进步。我对你作一项友谊的忠告:打人是犯法的,打你母亲更加不好,万一把她打死了,罪重得很。你的母亲行为不良,你还是好好劝告她吧,不要重拳打她。”
事实上,Y先生很孝顺母亲,众所周知。X先生用“听说”两个字,就把捏造的谎话和诽谤加在对方身上,以此诽谤为前提,大做文章。Y先生不能辩称打母亲是好的,也不能说“近来不打母亲了”,因为他从来没有打过母亲,他母亲也不是行为不良。
大多数蹭热点的文章,都是这种逻辑,道听途说,自以为是,论据全靠自己全靠自己想象。比如“据章泽天(奶茶妹妹)的一个高中同学说”“据某某微博动态说”“据……”
嗯,真是聪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