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融入,走进戏剧教育
选择戏剧教育课程,源自于杨校长朋友圈的一篇上海行的戏剧体验之旅,对那样欢快的课程充满了向往,临行前毅然选择了更换选修课程,抱着一种憧憬、好奇走进了戏剧教育工作坊。
抱着一种忐忑开启了课程,陶老师说,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玩,但我想,玩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吧,肯定要表演呀之类的,这次豁出去了,放开自己最重要。
大家抱着好奇、忐忑、懵懂......跟随老师来到宽敞的大厅,在这里开启了我们的课程。
热身运动,开启破冰之旅
抖抖手呀,抖抖脚呀,轻做深呼吸;走一走呀,握握手呀,介绍我自己。陌生的团队迅速活络起来,放松了身心,也放下了“戒备”,融入到课堂,融入到项目中。

领导与服从,感受不一样的变化
关注球,跟随球的游戏,让大家体验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心境的转化。当自己是持球者时心中想的是,我要带好大家,我要用哪个动作,球要往哪里走......,当我抛出球给其他队员的时候,我似乎一下放松下来,又投入到跟随、服从中。延伸到教学中,这样的活动体验也会让孩子们意识到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大家可以个性发展,但有时需要回归集体,代表集体。
一段故事,一个童年
印象最深的就是表演故事环节了。要求团队成员各自讲一件童年的糗事,最终选出一个可以共演的故事。
这样的环节不禁让我们都各自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回忆着童年的那些快乐。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家人受限制太多,每次回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摸一摸电视机后面热不热,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满足我看电视的需求,我就手拿蒲扇,一遍给电视机扇风,一面歪头看着电视,尽管自己累的胳膊酸,满头大汗,但还是津津有味的看电视。有的老师爬过树、摸过鱼、打过核桃、粘过知了......,满脸开心的讲着自己的童年故事。
交谈间我们也提起了现在的孩子们,家人小心呵护着,河边不能去,树也不能爬,单独外出不放心......,整个童年大多是在家中,煲着电视和手机度过的。现在的安全教育更多的是说教,孩子们体验、体会,生活的技能和本领似乎在慢慢退化。
一个故事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充满快乐、充满幸福!
“福尔摩斯”不好当
小组表演故事,大家来猜是哪位成员的真实故事。我们扮演起了福尔摩斯,需要分析、判断。我们会根据故事判断发生的地域,根据年龄判断故事的可行性.......,总而言之,自认为做了很多判断,然而事实证明自己不具备当侦探的能力呀,一个也没猜对,直接智商下线。大家的表演能力都超强,竟然被表演者给迷惑了,可见我们都具备表演能力呀。
当我们放开、融入到这个课程中时,会像个孩子一样自由的奔跑、开怀大笑、各种搞怪,体会着戏剧课堂带来的魅力。如果是孩子们的体验,又是别有一番味道。
当戏剧遇上了教育,又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等待着我们去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