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

【书评】品读红楼:以死亡化为永恒的林黛玉

2019-02-23  本文已影响16人  雅八书摊

高一八 陈星宇

林黛玉 图源网络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的女主角,虽然她最后以逝去结尾,但我认为黛玉其实以死亡化为了永恒。

黛玉应该可以算得上是红楼梦女眷里的颜值才情之最了,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且黛玉前世为西方灵河岸的绛珠仙草,她是极具灵性的,这种灵性充斥黛玉这个人的诗文和举止里,“湘潇妃子”这个称号简直就是为黛玉量身制作的。

我觉得黛玉的一生都带着一种隐隐的哀,但这种哀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化为人形后想要报恩,而她所提出的,是下辈子用所有眼泪来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用眼泪报恩,就代表着下辈子她愿意自己的所有情绪就只因为神瑛侍者而牵动,这几乎就是一种倾尽所有的报恩方式了,而眼泪也总感觉隐隐中透露出些悲剧的端倪来。而黛玉下凡投胎后,在黛玉还很年幼的时候,但已经失去了幼弟和母亲,父亲也病重,可以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感受过了丧亲之痛,这种愁是很难散去的。黛玉又是个极为多愁善感的人,她对任何事物都有些敏感和陌生,初见宝玉时因为自己一句话让宝玉暴怒摔玉,她晚上便在房里独自内疚;她也时常忧愁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待在大观园中;读《西厢记》、《牡丹亭》不免为书中内容潸然泪下;看见落花,想让它们消散得洁净些,便将它们埋葬了,后感花伤己,吟唱《葬花吟》。她的多愁善感既让她的才情更为出众,但也让黛玉小小年纪就感受了极多的哀愁。这个女孩她身上总是缭绕着那种若有若无的哀愁,这使得黛玉身上极为突出的一种美,是病态美。

但病态美并不代表黛玉是柔弱的,相反,我一直觉得《红楼梦》中,最为刚硬的女子便是黛玉。黛玉情感细腻,因此她其实小小年纪便看透了很多东西,但她并不为此屈服,黛玉用言语刺宝钗,临死前焚稿等情节,甚至让我在黛玉身上看到了尖锐,但我认为这是黛玉很耀眼的一点,她是这座孤独宅院里的一枝傲然玫瑰,知世故而不世故,从不隐藏真我,一直以最真实的自我,最纯粹的情感待人,这真是我极其喜欢的一点。她拒绝带上面具,拒绝隐藏自我,拒绝屈服于封建的时代和迂腐的规矩,因此,也就这么吸引了有着些许同样特性的宝玉。

黛玉之死,可以说是全书最悲伤的情节了,这也是黛玉刚强的一面。黛玉死前焚稿,其实是焚烧了自己所有的过往、念想和情感,这也让她逝去这一情节更突显悲伤。黛玉逝去之时,也正是宝玉大婚之时。一座院落两处地方,大悲和大喜强烈对比冲突,让人叹其悲凉。那么这场爱情里,是宝钗赢了么?她如愿嫁给了宝玉,她战胜了黛玉吗?仔细想想,其实没有,宝钗输得一败涂地。“回忆,情感,心理印记,这些细节对随着离别被反复升华,死亡是最好的滤镜。”黛玉是走了,可是她这诀别一走,让宝玉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黛玉了,宝玉这一整颗心都被黛玉填得满满的,而且他会一直记得黛玉少女时最美好的样子。相爱而触之不及,这种悲剧因为黛玉的离去被无限放大,占据了宝玉整个灵魂,黛玉便成为宝玉心里唯一一轮皎洁的白月光。宝钗看似赢了,不过赢得了个名分,她将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夫君心里永远是另一个女孩,自己的夫君眼里不会有自己,自己注定要孤老终生还要备受情感的痛苦折磨。文章的末尾,也果不其然。

黛玉将自己的灵魂焚烧殆尽,用死亡化作了爱人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