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菜根谭》读书笔记(下)

2017-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fanfan方
洪应明

       《菜根谭》为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管理者要依制度办事,先紧后宽,君子之交谈如水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荣辱不惊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喜怒全在一念之间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着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心平,勤俭,放手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

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

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

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修身养性做人

本篇最有感觉的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言语间充满了美感与意境。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人生一切尽在不言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