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块广告牌》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看了众多的网评,都在可惜这部片子的叫好不叫座,引起了我的好奇。
首先,我不得不说,女主将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诠释得淋漓尽致,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果然是演技派的代表,她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真的是实至名归。
影片将一位失去爱女的母亲刻画得入目三分。从起初对警长威洛比的不满,树立起三块广告牌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冲突,东西方对待相同问题的视角果然是不同的,在这部影片里我又一次看到了文化的巨大差异。
首先,女主角米尔德雷德对女儿被奸杀去世七个月后,杀人凶手仍然逍遥法外是极度不满的。从树立起三块广告牌,怒怼威洛比警长开始,她已经站在了小镇上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威洛比警长在小镇上薄有威望,他绝不是尸位素餐之流,奈何身患绝症的他的确也力不从心。
当威洛比警长告知米尔德雷德他身患绝症,渴望得到谅解的时候,米尔德雷德却反问,这就是不作为的理由吗?这里第一个超出我认知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疾病不能赢来同情,只要做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在其位必须谋其政,生病是自己的事情,这在我们的思维里是不可想象的,原来尽责也可以这样理解,是说东方人都感性呢,还是西方人更理性呢?
其次,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西方人的脑回路是怎样的,当米尔德雷德无力再支付第二个月广告费时,一个神秘的资助者出现了。
我以为是对警察局办案不力深感不满的人,结果在威洛比警长开枪自杀时真相大白了,居然是警长自己。难道仅仅是为了恶作剧?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生病后无力查案的无能为力,是对一位母亲失去爱女的慰藉吧。
第三,威洛比警长的小弟——明显的种族歧视者迪克森,彻头彻尾都是一个混日子的警察,结果接近影片尾声,威洛比死前给他的一封信,对他的肯定和鼓励感化了他。
在警察局被愤怒的米尔德雷德用燃烧弹焚烧的时候,他一下子变得圣徒附体了,自救的同时拿出了米尔德雷德女儿的案卷。
在明知纵火犯是米尔德雷德的情况下,居然还不遗余力地帮米尔德雷德寻找杀害安吉拉的凶手,对于自己因火灾毁容他表现得毫不在意,轻而易举地就原谅了米尔德雷德。
这也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不管东西方,纵然价值观不同,但情感总有相通的地方,轻易就能原谅别人对自己犯下的恶行,还帮着追凶,这真的是太神奇了,不符合人之常情。
第四,广告牌被焚烧了,激起了米尔德雷德的无限愤怒,绝大多数观众第一反映是凶手烧的,第二是迪克森烧的,结果又出乎意料,是米尔德雷德的前夫查理烧的。
本来米尔德雷德一直瞧不起前夫查理年仅十九岁的小女朋友,结果就是这样一个感觉有点儿傻白甜的女孩儿,对查理说了“愤怒只能招致更深的愤怒”这样有深意的话语,为此查理趁着酒意把广告牌烧了,他想让米尔德雷德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也是这句话引起了米尔德雷德的反思,她告诉前夫,希望查理善待他的小女朋友。
但米尔德雷德能轻易地放下仇恨,开始新生活吗?谈何容易!
男人很难理解一个母亲的痛苦,十月怀胎得来的孩子,辛辛苦苦地养大,长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尤其在女儿出事的前一天,母女俩因为借车出游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女儿赌气跟妈妈说,不借车就让她在公路上被强奸致死吧,母亲又赌气回了一句,我也希望你在公路上被强奸致死,结果,好巧不巧地悲剧发生了,这让做母亲的情何以堪呢?
这样的内疚感和悲痛,只有将凶手找到挫骨扬灰,才是母亲唯一生活的动力,也是唯一的情感宣泄口。
第五,迪克森寻找的凶手最终DNA也并不匹配,可迪克森和米尔德雷德却决定前去干掉那个同样作奸犯科的兵痞,在路上两人还在犹豫未决,是杀还是不杀,这就给故事的结局赋予了无限的可能。
这让我想起江歌的母亲,只身前往日本,一遍遍地向陌生人鞠躬行礼征求签名,只是血债血偿的愿望在支撑着她罢了。当愿望破灭了,她今后的生活还何去何从呢?
一部好的影片总能引起共鸣和思考,这才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附注:录旧稿,曾发表于其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