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与能量
看到一个视频,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情绪激动,而是理性的逻辑: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与能量。
有一家卖伞的企业,开始直播卖伞,现在火了,采访的时候,他说:
别人直播可能4小时,我不下播;
你每一天发10条,我发100条,我发1000条;24小时连轴转,就是我下播了,找个工人来播,这个工人顶不住了,再换个工人来播;
坚持到600多条的时候,一个作品就上热门了,6000万的播放量,你想想什么概念啊;
要努力的让自己无能无力,再努力一把,你就成功了;粉丝从32万涨到200万。
一个很典型的励志案例。
要是没有过去,看过那么多的成功案例,可能就激动了,因为真的很励志,但现在看到就两个字:能量。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事情说穿了,都不稀奇;关键是谁更能坚持,谁能做得更多,仅此而已。
考验的是:体力。
事实上,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之所以痛苦,之所以焦虑,不是因为绝望,那种完全看不到的绝望;而是感觉可以触碰到,但又做不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
核心的能力都是要破限的;别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就没有竞争力;要做别的做不到的事,凭什么?
都是人,都懒惰,大脑没有特别的;真正有天赋的,是500年出一个圣人;区别就是,谁更强壮,依然遵循丛林的规则。
比拼的不再是打架,但需要的,还是身体;害怕跟不上,害怕被淘汰,都是伪命题;只要精力充沛,还愿意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前些年有个很火的名词:斜杆青年。
就是既能做这个,又能做那个;后面慢慢冷却,不是不好,而是太好,好到做不到;大部分人把本职工作做好,已经很辛苦。
一个人活成两个人,三个人,甚至一个队伍,总归还是一个人。
少即是多,要把事情做到极致,最最主动的是,投入时间,要远远大于困难。
而人性总是想要更多,所以急于求成。
结果什么都做,又什么都没有做好;也不是没有做好的能力,时间投入不足,无法突破极限,是不可能入门的。
人在迷茫的时候,
人在焦虑的时候,
人在困顿的时候,
锻炼身体就够了。
所有花里胡哨的策略,还不是要人做;再好的想法,无法落地,也是空中楼阁。
什么叫限制我们?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问题,自己立得住,别人是很难打倒的,环境也不能击倒;自己立不住,外界想扶,扶不住,想拉,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