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分享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单的快乐_ed80

#听雨轩礼文化杂说#

九容及九思

“九容”出自《礼记·玉藻》。“九思”则出自《论语·季氏》。

九容:乃是礼之外在表现,亦即待人接物时应具备之九种气质。即: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

1.“足容重”:脚步要稳重,站立须端庄恭肃持稳,行走要庄重大方。

2.“手容恭”:手势要端庄。手无事可做时,不要乱有动作,也不有不必要的小动作。两手宜轻轻相握,表现出恭敬的姿态。

3.“目容端”:眼睛要平视、专注、端庄。不宜斜视、飘视、偷看或直盯而视。

4.“口容止”:嘴巴要紧闭。吃饭与说话以外,嘴不宜乱动。说话时语言要精准,注意避免喋喋不休和啰哩巴嗦。

5.“声容静”:音调要平和。交谈时宜柔声细语。不宜聒噪,大声喧哗。与人交谈时尽量避免打哈欠、打喷嚏、咳嗽、打嗝等失礼行为。

6.“头容直”:头部要保持端正。不宜点头哈腰或摇头晃脑。

7.“气容肃”:呼吸要均匀轻柔。

8.“立容德”:站姿要端庄正立。

9.“色容庄”:脸色要庄重恭敬。

  “九思”乃指君子之内在修养。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视思明”:观察事物时要思考是否真正做到明晰,是否带有偏见而观察。

2.“听思聪”:听的时候思考是否是专注地倾听,是否认真判断了所听到的,所判断者是否准确。

3.“色思温”:对待别人时思考面部表情是否温和可亲。

4.“貌思恭”:外表风貌思考是否端庄恭谦。

5.“言思忠”:说话思考是否做到了真诚。诚为信之本,有诚方可信。

6.“事思敬”:做事思考是否慎重恭敬,心怀敬畏。

7.“疑思问”:有存疑或不懂的地方思考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8.“忿思难”:愤怒不平时思考将要造成的后果,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祸患。

9.“得思义”:得到利益时思考是否符合道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断不可见利忘义,目光短浅。

  汉代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云“礼者,履也。”就是说礼是用来践行的。倘内“九思”而外“九容”,必也内礼而外仪,内圣而外王,则固得礼之三昧焉。

#人生杂感录#

1.人生重要的是什么书?首先是经典。要读书就要重读经典。要用心去读经典,带有思考与疑问去读,且不明处不耻下问,才能领悟到高深的道理,才能指导人生,才能受益。不然只是读过一堆文字而已。

2.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无因无果。所谓“前因后果”,有什么因必有什么果。故临事时,不必怨天尤人,直追自因方为明智者。故智者慎其因,安其果。

3.什么叫佛?翻译过来为“觉悟者”,就是觉悟了的人。自觉觉他就是佛的境界。人觉悟了,就能成佛。当下觉悟,当下成佛,何时觉悟何时成佛。然觉悟靠心,斯非易事也。

4.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无因无果。因果,如影随形,不得不防。碰到窘境不要怨天尤人,翻过身看自己过去种的因。因此更要慎于当下的因,停止种植恶因,为未来种下好的因,才能收获好的果。所以再次强调因果,其实实跳不出去,故不可不慎而又慎焉。凡具智慧者心自明了之。唯擅动机巧乐侥幸辈惧谈因果焉。然又岂非驼乌效应已矣?

5.学任何东西就是为自己种下种子。将菩提的种子种在心中,好好呵护,待其成长、开花、结果。当我们自己觉得有意义时,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孩子,也会因此受益。

6.要先生欢喜心,人生苦短,何必愁。如果我们喜欢这个东西,一定以欢喜心待之,愿意为它付出,那么它回报给我们的,会更多。欢喜心自平常心始。使心安驻,不多妄念,自生欢喜。

7.对于佛教经典要有正解,不要迷信。故《金刚经》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8.心无罣碍,让自己内心所有挂碍全部去除,没有杂念,才没有恐怖感,才不会患得患失。故《心经》云“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里“涅槃”,乃指“凤凰浴火”而得重生之意。

9.怎么才能让心清亮、明澈、无尘?就要多用活水去冲洗内心,正如神秀所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活水就是反省。吾日三省吾身,去心中阴霾(低沉,怀疑,沮丧)与杂草(杂念,顾忌,恐惧),让自己愉悦起来,才能明心见性,看见初心与本心。所谓“境由心造”,什么样的本心造就什么样的境遇与未来。

10.佛家讲的精进,就是常抓不懈,努力持恒,让自己永远前行。世事无常,努力只在当下,智者焉。

11.人不会入绝境,只有自己把自己逼到绝境。既然能自己把自己逼进去,也能自己把自己救出来。只看一颗心如何持守而已,只看自心智慧如何升成而已,只看襟怀与眼界如何旷达而已,只看志向如何放远而已……

12.生活中就能修行。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弥陀佛指爸爸,观世音指妈妈)能拿他们当佛菩萨的人,一定有一颗善心。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一定不爱任何人和事情,包括佛。孝顺父母的人才有真爱。家中若无佛菩萨,西天远求又如何?

13.戒就是法,修心戒、心斋,而不一定非要吃素出家。持戒只是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不受戒也可皈依,有一颗真正的佛心,足矣。只重形式者,其所得往往也仅形式而已,甚至不关乎三宝者。

14.内心的愉悦才能带来真正的健康,而恶念会损害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决定了你的身心,也便决定了你的未来。

15.想让福田扩大,不是捐多少钱烧多少香,而是做减法。减少不该有的欲望、思念、执着(比如认为一定要有人陪伴才不孤独,比如在意他人的评论与眼光,比如看不见自己已经拥有的、得到的、做对的,只看见自己没有的、失去的、做错的)。减去贪嗔痴。减得越多,心中光明越多,福田则越大。

16.以空的态度来面对世间,就不会贪嗔痴。生命是最无价的,只有一次。怎么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把一切都看明白(怎么才能看明白?开智慧,学习与反省)以后,内心愉悦,再之后则该喝水喝水,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挣钱挣钱。一如赵州禅师答其弟子所问何为佛法时所应“吃茶去”。故千古“禅茶一味”。都知道这四个字,然如何理解呢?呵呵,生平常心,为平常人,做平常事而已。

17.活着,体现自己的价值,不苟且,不亏心,不纠结,不负使命,就可以了。剩下的事,该怎样就怎样,该疼家人疼家人,该挣钱挣钱,该花钱花钱……大道自然。

 

感谢蜀中道友根据仆讲课内容摘要整理。略作修改,以飨诸君。

  ~陈鹤寿先生门外走狗戊戌岁冰月于京华听雨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