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写作营 2025读书简友广场

146-翟先生-中午去姥姥家吃饭

2025-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翟先生

【本文为“它”消失之后第一集】

没有了自行车,还可以走路。

1994年,走远路去外村上学注定是难忘的一年。

去外村上学,其实最怕的还是雨天和雪天等恶劣天气,因为路更不好走了,就是有自行车你也不好骑起来。

这不,刚下过大雨的路上坑坑洼洼,全是泥,几乎把路都遮盖了。那个时候的农村学校没有食堂,中午放学必须自己回家吃饭。而这种情况下,中午放学走路回家吃饭,然后再返回学校上下午的课,显然时间就不那么充足了,怎么办?

泥泞的土路

“去你姥娘家吃晌午饭吧。”娘对我说。

我所在的小学,在姥娘家村的最西边,而姥娘家在村的最东边,我上学又是从南边过来,所以平时上学基本是不去的。因为上学总不能天天半路挂个弯去走亲戚吧。

“去姥娘家吃饭,能行吗”,我说着,这也不逢年过节的。

“没事,你去吧,就给她说,让她给你下个挂面吃,咱家里有面,我会还给她的”。

就这样,中午放学的时候,我改变了路线,决定去姥娘家碰碰运气。

那个时候,村里人基本是天天在家的,尤其是吃饭的点。所以,去的时候姥爷和姥娘刚好都在,真是太好了!

“姥爷,姥娘,我来了”。

“哎呀,是外甥啊,快进来。”

我说明了来意,并把娘的意思传达到位。

姥娘听了不由得笑了,“不就是吃个饭吗?还还什么还?我这就去给你做”。

不用归还

说罢,姥娘起身,去了做饭的伙屋。那是位于院子西南角上的一间土房,据娘说,这个伙屋她那时候就有了。

不一会,旧见袅袅炊烟从烟囱里冒出,姥娘的操作开始了。

中间等待,暂且无话。

“饭好了,快吃吧”,姥娘拿来了碗筷和萝卜腌制的小咸菜。这或许是那个年代姥娘家最朴素,最高的招待礼仪。

不得不说,柴火做的饭就是香,何况是在我亲爱的姥爷姥娘家。

我吃着姥娘擀的面,那热气腾腾的面,只属于我一个人的香气四溢。以至于多少年后,还回味悠长。

清汤手擀面

在姥娘村上学的时候那一年期间,我就去了这么一次,一个人,一双白色雨鞋,趟过水的脚底虽然凉凉的,但却暖暖的在心里。

老铁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人间自有真情在,你感受到了吗?

评论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老翟童年系列故事编辑部 《“它”消失之后栏目组》 2025.03.1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