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之四十二,对立的两面难以兼容!
【读经典】
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
简单翻译下:然而没有功劳就能做官,没有爵位就能显荣,形成这样的治理环境,国家一定会陷入混乱,君主一定会面临危险了。
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简单翻译下: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立存在的。
【谈心得】
讲完修仁义、习学术的匹夫之美后,韩非接着论述了匹夫之美的危害,那就是会导致“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削弱了人们努力耕种、为国建功的意愿,一旦形成了这种局面,国家就会混乱,君威就会受到挑战。
而这个灾难恰恰来源于君主对匹夫之美的“兼礼”。在春秋战国的乱世里,一国君主想要有所建树,只能靠富国强兵展现自己的实力,而这些修仁义、习学术的匹夫行为极大地影响了依法治国、富国强兵的政策执行。
所以韩非告诉君主,一定要把“官爵和显荣”的荣耀赐予为国立功者,鼓励和奖励将士奋勇无前,立功者受赏,有爵者显荣,这才是治国正道,唯有如此,才能培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军事力量,才是富国强兵的必经之路。
而这种为君之道和匹夫之为是不相容的,也就是韩非提到的“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这既是韩非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处世哲学。不相容的两件事物就是统一事物矛盾的对立面,兼容在一起,事物的本质会改变,所以两者只能对立存在。
就像和匹夫之美和国家利益不能兼容;匹夫行为与国家策略不能兼容;徇私枉法与天下为公不能兼容。从底层逻辑上说,就是仁爱治国与依法治国不能兼容,君主不能既贪图仁爱的美名,又想要依法治国的实效,二者是难以兼容,相互对立的。
对于个人而言也一样,既想加官进爵又不想为国立功,也是不能兼容的事,不可能成立的。自古加官进爵显荣者,必是为国立功者,这也是“无功不受禄”的本质含义。
这个道理放到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往小了说,既想过美好生活又不想努力工作,也是不能兼容的事,不可能成立的;往大了说,既想让社会发展又不想保护环境,同样是不能兼容的事,不可能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