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容羽西X简书 | 儿时的年味每天写1000字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131人  轩文斋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昨天写了《烧猪肉和萝卜汤》,前天又写了《番薯苗与年猪》,昨天晚上居然梦回老家并且梦中吃烧猪肉。早上起来,在香山湖公园徒步时,早年回家过年和过年做客的往事不断浮现在眼前。

        事实上,从结婚成家开始,由于太太喜欢我的老家——闽西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回老家的次数真的不少,从开始的俩个人坐火车到三个人坐长途班车,再到从珠海坐轮船到广州黄埔到厦门,再到后来自已开的士头,私家车,几乎所有交通工具都尝试过。回家的路上充满喜悦和欢欣,也充满曲折和困苦。现在想想,早些年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不论从当年工作的南昌还是现在工作的珠海出发,都是近700公里的路程,80%是闽粤赣及交界处的山区公路,个中艰辛不言自明。

      但是,老家——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她的魅力及亲和力吸引我们一次又一次回去,记得太太刚刚做我女朋友时,我连蒙带骗哄她跟我第一次回老家时,进到村子里,要过一座100多米长,靠几十根木头架在水面上、桥板是三根木头拼成的木桥,吓的她差点不敢过。即使这样,这个姑娘依旧嫁给了我并一次又一次随我回老家。现在好了,感恩强大的祖国,感恩改革开放,全程高速直达县城,而且有多条高速公路选择,以前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七八个小时就可以平安到达。但是,广东境内的惠州路段经常有罚单,令人防不胜防,十分懊恼。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回到老家过年,必然要做客。按客家人的说法,做客就是到别人家做客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走亲访友。凡是与我同龄的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应该记得,做客,是孩童时代过年的一大乐事,因为做客可以享受客人待遇,包吃还可能包住,而且很有可能可以随意吃,还可能有一毛或两角的压岁钱。当年,我家兄弟姐妹众多,并不是谁都能跟随父母或哥姐去做客的。父母亲决定谁去做客的依据主要是三条:一是根据与做客家主人的亲疏关系,关系亲,可以多去几个;关系一般,可能就一个,最多两个;二是根据做客路途远近,路途近,不用住宿,可以多几个人去;若果当天不能返回,要住宿,去的人就少了;三还要根据每个人过去一年干农活或做家务活的表现,由父亲或母亲决定;能不能去做客,还是留在家里放牛或做家务,兄弟姐妹们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应该是十岁那一年春节,我曾因拣猪粪牛粪表现突出,猪粪牛粪晒成粪肥交给生产队,论担数量计算工分,那一年居然帮家里挣了900个工分。年三十晚上吃年饭时,母亲奖励我初五去外婆家做客。当时那兴奋和自豪感难以言表,因为途中还可以在最疼我们大姑姑家里停留一晚,加上五个舅舅的吸引力,兴奋的几乎一夜没睡。但那一次去做客人彻底消灭了我以后很多年做客的热情。三十几公里的山路,完全靠徒步前往,而且还翻山越岭。从清晨出发,傍晚才能到。记得父亲隔一段路就讲一个故事,然后就开始骗我说,快到了,快到啦,信手一指,就在那山脚下。“看是看的到,走就走到老”,这句话就是那次做客记住的。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现在不同了,村村通路,而且还有战备公路,高速公路,去舅舅家再也不用一天时间啦,自驾游顶多三十分钟,沿途美丽的乡村风光,山水风景令人赞叹不已,山和岭再也不是做客的障碍了。记得前年端午节和太太去大阳桥舅舅家,满(最小的)舅舅说,共产党真的好,真得了不起,种田都不用交税了,还把路修得那么好。真的,现在的老家真的美的不要不要的,一点都不骗人的好。

      元月四号上午,太太应小姑姑孙女燕莲之约,去她老家尧禄。这个以前叫“牛压岭”的小山村,位于梁野山东北角,是我们三十年前,一九八八年春节,做客最远、路最难走的地方。当时借了亲戚的自行车,但只能骑十八公里左右,到了山脚下只能推车上坡,而且不是一般的山坡,是崎岖不平的黄泥土路。为了鼓励太太加油,我说回程就好了,下坡可以溜自行车;可是,午饭后返程时,天下雨了,雨后的黄泥路,根本没办法溜自行车,连推车走路都十分困难,大约五里路的下坡,居然用了与上坡一样多的大半天时间。而三十年后的现在,我开着外甥宝峰的奥迪小车,沿着新修通的两车道柏油马路,二十分钟不到就到达了已经成为美丽乡村的尧禄村,几乎没有什么上坡的感觉。而且,现在的尧禄村,除了那条山涧小河,整个村庄已经变得我都不敢认了。整个村子古色古香,美仑美奂,空气清新,游人如织,让人流连忘返。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在小姑姑的老宅里,我和太太坐在花园式的院子里喝茶,太太一边欣赏刚刚拍摄的美景一边在发朋友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的这段文字,就是我太太在朋友圈对这次做客的小结,作为今天简书的结束:“新年尧禄村看姑姑。三十年前春节看姑姑,山陡路险,骑车步行,汗流浃背,第一次进村感叹福建乡村的封闭险阻。三十年后第二次进村,感慨万千,乡村风景如画,道路宽阔畅通,小车几分钟上山,这里成了鹰嘴桃的基地,山青水秀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仙气缭绕的山村人们幸福富足!”#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儿时的年味/过年往事(四)——回家过年与过年做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