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爱真的是无私的吗?
这个话题是源于今天春节期间,我表妹的一次催婚,是家里给安排的,父母相中了他们县城的一个公务员,说是家庭条件特别好,有房有车,可是我表妹是有男朋友的,已经谈了三年了,但是一直没敢跟家里人提,原因是现在还在上学,为了这个事情,她和父母大吵了一架,最后惹了父亲发了脾气,说道:“你吃我的,住我的,你以后出嫁的事情必须我说了算”。
当然,身边的很多朋友春节回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催婚,刚开始还反抗一下,后来父母干脆说,人家都说养儿防老,你看看现在,生儿子有什么用?我朋友跟我抱怨,他们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没想过以后,现在干啥不得花钱,没钱结了婚日子怎么过?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年龄大了就应该结婚,而很多人却拒绝结婚,父母和子女关于婚姻的这个问题的代沟到底是什么呢?
原因一、原生家庭的造成孩子童年的心理阴影。
80后这一批人,很多人都不是独生子女。由于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而孩子太多,父母对子女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所以就导致孩子从小心存怨恨,而很多父母却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条件那么苦能把你们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跟我说提什么找个自己喜欢的,结婚后感情可以慢慢培养的吗。而我身边见到的大多数都经历过婚姻的不幸、为了钱、被绿了、但是更多的还是,我可不想我的悲剧在我孩子的身上重演一遍。
原因二、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造成了观念的差异
父母的想法: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是经过饥荒的,再加上那个时代国家正鼓励生育,所以就生了很多,没想其他的,由于家庭的压力,很多父母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孩子是养大了,但是对孩子的关爱这一方面是缺失的。而关于婚姻这一块,父母也有自己的打算,在他们看来,到了年龄不结婚、结了婚不生孩子、有了钱不买房,好好的班不上去创业这些都是作死。对于女儿,他们要求找个离家近的,最好是家里有钱的。原因是年级大了,子女在自己身边显得热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曾经挨过饿,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挨饿。而对于男孩子更是要求早点结婚,一方面是因为早上抱上孙子,晚年有个寄托,另一方面他们那会结婚都早,所以希望孩子也能够和他们一样。
孩子的想法:这个时代是物质及其丰富的时代,很多80后出了农村来到城市见了世面,发现外面的机会真的很多,每天各种商业神话都出现在新闻里,心向往之;身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上宝马、奔驰的,这一切都使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努力,就有很多可能等着你。当然,也由于外面的诱惑多,所以身边的不幸婚姻也是比比皆是,原因不一而足,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钱,
原因三、经济实力决定上层建筑
父母的想法: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掌握着整个家庭的资源分配,等到年级大了,父母的社会功能慢慢在慢慢下降,简单的说就是赚的钱越来越少了,所以很多父母在面临子女的婚姻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的,找个离家近的,找个有钱的,早点结婚传宗接代啊等等,另一方面是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精神生活,我们空了可以看看书,可父母的精神世界只有我们,每天谈论的话题都是我们。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四个字“养儿防老”。
孩子的想法:在这个到处到诞生财富神话的时代,再加上这几年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个人的价值和功能被无限放大,在这个男不缺性女不缺爱的时代,婚姻存在的必要性在大大降低,社会的残酷性让越来越多的人觉的,这个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钱。
那么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父母和孩子要怎么共同处理这一问题呢?
在美国,很多孩子到18岁就逐渐离开了家庭,所以他们对下一代的依赖关系是很弱的,他们在更多的时候对子女是尊重的,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而目前的中国正在面临社会转型,面对社会压力,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或者结了婚不要孩子,家庭这个团体在未来的几年当中会被渐渐的弱化,家庭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剥离,在大城市中,以前都是由家庭妇女承担的角色,一部分慢慢的被其他的服务业给替代了,例如:餐馆、保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不要对他们期望过多,要安排好自己的晚年,不生病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而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更多的时候你要尊重他们,包括他们的人生选择、婚姻选择。双方都放下彼此的成见,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