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相信什么?
有的人说自己有信仰。但是,他更愿意谈论哲学,也就是说,他对哲学更感兴趣。
遇到这样的人,我们怎么办?
如果想要继续谈下去,真的要大费脑筋。
我们要努力去找到共同点。也就是说,总有要说的话题,例如实事。谈谈新闻,或者社区里发生的事,大概都有话要说。实在不行,就谈谈历史,曾经发生的事,包括预言,是否应验,或者说说科学新发现,新科技,手机的新功能,还有一些未知领域都可以谈及。
要说的话题太多,即便是哲学问题,也值得谈很久,如果对方喜欢看书,不妨学会倾听,让对方来说,说什么?说对方懂得的内容,自己只是倾听,当然,这个没有任何目的,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关系。
遇到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就让对方去说,总有机会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也许话不用说太多,说出要点就行。既然对方喜欢读书,一定懂得不少,还有一点,读书多的,肚子里有学问,就很喜欢说出来,给大家听,显得很有知识和学问,要赢得别人的羡慕和称赞,实际上,这样喜欢说话的人,就让他说,说个够,自然就有机会让他了解一下我们的看法。
一个人要完全相信自己所领悟的道理,不一定。有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有的则刚愎自用,绝对不会轻信任何人和事,以及其他物质。当然,取得信任事第一步。
一个人要是对外宣称自己有信仰,估计要重新猜一下对方的真实意思。有的人懂得哲学,但未必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信仰,碍于面子,也就不肯问其他人,就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人。
人们往往出于面子或者其他因素而对外宣称什么,实际上并非如此,大概对自己所理解的道理也有怀疑,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得不硬着头皮撑下去。实际上很多人都不在意这个,倒是喜欢读书的人喜欢对外说自己有信仰,不过,和哲学混为一谈。
大多数人都这两个概念一知半解,不懂什么才是信仰,也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哲学。但是,都有一种思想,就是在思考在辨证或者在挑战自我,要是真的发现不对,仍然有机会回头。
所以,我们要尽力去了解对方到底信什么,这样就能像保罗那样,对什么人都追求自由,没有辖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得到他的帮助,他甘愿作所有人的奴隶,目的就是想要给大家服务,为的是帮助大家,遇到什么人,就成为什么人,总要尊重别人,对于受法律约束的人,他就受法律约束,哪怕事实上法律并不约束他,他对那些没有法律的人,他就去做没有法律的人的样子,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人,对于软弱的人,他就作软弱的人,对什么人,就作什么人,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他愿意去做任何事,目的就是想要别人过得幸福。
当下,有很多人觉得前途的方向迷茫,不知道路朝向哪里,在什么方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相信的东西,不过,有的表明,有的隐藏,要小心甄别,总有办法能帮助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