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小会每周一文

地铁人类图鉴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7人  爱吐槽的南瓜汪

相信在中国,无论哪个地区,地铁上总有一些神奇人类,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地铁人类图鉴。不能辜负上下班路上地铁播报小能手的称号!

1.   最常见的上班族

朝九晚五,累死累活,地铁早晚高峰90%的制造者,制造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工作地点分散,上下班时间固定,地铁是最优惠,最准时的不二选择。

2.   实力刷存在感的安检员

地铁安检是有必要的存在,一旦城市地铁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安检的规则制定不统一导致了大量沟通事故。比如高峰时段安检无论大包小包一律安检,就存在问题,就一个安检环节滞留大量乘客,是不合理的。可能安检方有一定的指标,但是以人为本不是嘴上说说。是否可以设置高峰和非高峰两个时段,高峰只查大包,将大包和小包乘客分离进展;非高峰大包、小包都查。另外安检员的态度仍需要改变,安检员和乘客的地位平等,无某一方压制某一方的存在。

3.   老纸就是老大

尤其在高峰时段,很多人不配合高峰的“潜规则”。在异常拥挤的环境,要抢座,要推搡,要大声呵斥无辜的乘客阻挡了他前进的步伐。。。

之前在晚高峰某个热门换乘点就遇到了一个年轻妹子和老大爷因为一个爱心专座引发的一场骂战。老大爷是认为爱心专座,就应该专人专座,年轻妹子不但没让座,还跟他一起抢座位,心里很是不悦,说的话也很难听。年轻妹子也觉得自己委屈,上班这么辛苦,自己先看到这个位置,先到先得没毛病。后来有个大叔出面调解,本以为局面可以恢复正常,谁知道这个年轻妹子突然爆发,破口大骂。。。老大爷到站骂骂咧咧地下站,这事总算似有似无的结束了。

地铁宣传语一直在说先下后上,有序乘车,有些人就是不能理解其中深意,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导致大家的不快,人员受伤等。

在公共场合大家都应该遵守所谓的规则,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4.   地铁由我来守护的门神们

除了高峰有所谓的“潜规则”,地铁乘车也有“潜规则”呀。每次高峰时期看到满载的车门,空荡荡的车身,除了摇头真的无可奈何,可能大家都习惯做“门神”,但是“门神”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他人的上下车,尤其在高峰时期,空荡荡的车身能容纳不少上班族,能减少不少上班时间,也希望“门神”们能稍稍移步,给大家制造一个节约型乘车环境。

5.   二郎腿、双肩包我行我素星人

地铁毕竟是公共场合,而且还异常拥挤,有座位的人比没座位的人真的幸运很多,本来车厢空间就小,你敲个二郎腿,他的双肩包一起亮招,大家根本就没有可站空间。不是说不可以背双肩包,而且被双肩包是否可以换个节约空间,不撞到他人的方式。二郎腿能稍稍收敛,回家想咋翘就咋翘。利人利己,何乐不为?

以上总结可能还有疏漏,欢迎探讨补充!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