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一抹蓝之绿松石
从史前到当代
从东方到西方
有那么一抹纯粹的蓝色
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c3d9c6f7b785156a.jpg)
緑松石主要成份是含水的铜铝磷酸盐
是一种使用很久远的半宝石
主要产地有中国 伊朗 埃及 美国
产地的分布虽不及玛瑙那般普遍俯首可拾
但它的矿床一般都很浅 易于发现和开采
无论东方或西方 能在史前就有开釆使用
易于发现和开釆是其主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bc43c05950bb5c54.jpg)
绿松石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名称也不同
例如汉代称碧琉璃或瑟瑟
元代称回回旬子 同时期的西方人把它叫做土耳其石
这是因上好的绿松石都是经土耳其进入欧洲之故
如同产自缅甸的翡翠 国人称云南翡翠是一个道理
绿松石这一名称 不能确定起于何时
目前发现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时期
《大清会典》中记载皇帝于祭典时穿戴的服饰中
在月坛祭月时佩戴绿松石
自以来见著于所有文字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d1e2dfc702de9f9b.jpg)
延着历史的脉络
我们发现这抹蓝 在历史间穿梭
我们选取三个时期看一看
首先把视线转到一千三百年的唐朝
这时还未到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有李白 王维 有杜甫
当你被眼前的繁华眯了眼
有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登上鹳雀楼写下了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确实是大唐气象
大唐气象 不只体现在诗歌上
同时期的李倕宗女也可以证明
2001年西安市东郊
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出土
李倕宗女冠饰和裙腰佩饰
头冠装饰 裙腰以绿松石为主 配以珍珠 琥珀
工艺精美 极尽奢华
上面的松石主要与它国贸易而来
通过丝绸之路近入中国 也是历史的一个见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291b3f2e60914d9c.jpg)
从伟大的崇高到荒谬可笑
其间只相差一步 说出这句话的是
法兰西的皇帝拿破仑
1804年5月18日 元老院通过决议宣布拿破仑•波拿巴
为法兰西人的皇帝
同年加冕妻子约瑟芬为法兰西皇后
这位伟大的帝国皇帝 十分爱他的妻子
约瑟芬喜爱闪耀的珠宝和精致的服饰
为迎合她的品位 尼托特意为她设计制作了
一系列大胆而性感的珠宝首饰
尽显成熟女性的魅力
其中便有一顶绿松石皇冠
玫瑰切工的钻石 犹如大块的冰糖
围绕着蓝色松石 犹如在云间
这顶皇冠是他们情感的见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e8c4d7c47dcf8ef6.jpg)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响贪欢
时间转眼到了二十世纪
产自湖北的绿松石
大量的出口欧美
以换取外汇储备金
产品是以西方视角理解的东方
很有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1847/87be53b31e06bc32.jpg)
现在这抹纯粹的蓝仍是珠宝界的宠儿
蒂芙尼 梵克雅宝 尚美等各大品牌
依然延续着它的美好
不过喜欢的人多 假货也就应用而生
最早的松石造假是1957年德国人发明的
成份为磷酸铜 氢氧化铝和铁的混合物
再进阶是1972年吉尔森合成绿松石
这些一般都不算什么
最让人恼火的是 品质较差的绿松石浸油浸蜡
加热让油 蜡进入孔隙 不仅使颜色加深
并且也使表面光滑度增加
经过这类处理的样品 开始感觉很漂亮
但时间一久会出现干裂或污染的模样
而且新的产品不易肉眼察觉
用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检验时用烧热的针尖点触样品隐蔽处 即可见融化的蜡油
但毕竟不是长久之法
更多的是多看 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