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哲思刊物精选玄学

90后酷说《老子》(1)▏道:老子与霍金,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

2017-04-09  本文已影响3437人  紫侠狼

题引: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

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消隐于视线。

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说出来,就不是永恒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如果被命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可以称为天地的本源。“有”可以称为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体察“道”的端倪。)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无与有这二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玄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正是天地宇宙的奥妙之源。)

以上就是一般的原文版本,以及通用的翻译类型。



>>>第一句<<<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道,可道也,非恒道。

因汉文帝名为“刘恒”,为避讳,故改为“常”字。

1、

“道可道”后面的这个“道”字,一般都解释为“说”的意思。

比如《诗墙有茨》曰:“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但是,仅凭《诗经》的一句话就认定“道”是“说”意思,未免武断。

众所周知,将说话用“道”字来代表,是唐宋以后的民间口语。

尤其是在明清小说里,常有“某某道”或者“速速道来”等等的用语。

在春秋时期,说话普遍都用“曰”字表示,如“孟子曰”、“孙子曰”等等。

因此,将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说”,证据明显不足,起码不能轻易结案。


2、

那么,该如何解释呢?第二个“道”是动词,这毋庸置疑。

就好比“目”字,本来指眼睛。但是“吾目之”,“目”就变成“看”的意思。

同理,“道”本来指路,路是走出来的。

那么“道”作为动词时,就包含了“走“或者”到达”的意思。

所以这个“道”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致达。

比如《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尔雅》曰:“一达之谓道。”

这两个“道”就相当于“使其致达”的意思。

因而“道可道,非常道”就应该翻译成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恒之道了。”

套用一句古语就是:“道可求而不可致。”


3、

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道了呢?

鲁迅有一句名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其实我们把这句话颠倒过来,也同样成立,即:

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不成路了。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

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消隐于视线。

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4、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莱昂纳德 • 蒙罗蒂诺曾合写过一篇文章。

文章开头便提出了一个千古悬问: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一个更真实?

由于在金鱼的世界里,光进入水以后发生了折射。

在我们看来,一个物体不受外力影响,是做直线运动的。

但在金鱼的眼中,它是沿着曲线运动的。

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

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人类来说,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确定:

人类不是在一个更大的,无法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

霍金的意思其实是:

人类可能一直都受物理和思维的局限,所以永远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也就是无法看清“道”的本来面目。

就像《关伊子》所言:

“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混沌,所以为道。”

归根结底,“道”是一种超越人类思维以外的存在。

而思维本身是无法度量思维以外的事物的,就好像你无法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道德经》说白了,就是老子本人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一次尝试。

所以他写道德经是极痛苦,极不情愿的。

如果不是尹喜软磨硬泡,老子才懒得动笔。

5、

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一生酷爱《道德经》,他提出一个受老子的启发的基本观念:

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永不可能被认识的自在世界——“物自体”(也译:自在之物)。

他认为,现象世界只是“物自体”在人类理性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人类由于受心灵先天框架和范式的影响,所以对万物的认识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远无法校准。

也就是说,他的“物自体”跟老子的“道”一样,是无法被人类准确地认识的。

6、

同样在物理学界,德国的海森堡曾提出一条“测不准定律”,意思是:

从本质上来讲,物理学是无法做出统计学以外的预测的。

无论我们的仪器有多么精密,都会受时间、空间、温度、能量消耗,

以及人员操作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甚至受仪器本身的局限。

所以,无法百分之百的测出一个物体的绝对准确数据。

7、

物理学界里,有两件事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的:

一件是绝对零度。

一件是光速。

这两个极限告诉我们: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

而《道德经》告诉我们:人类的智力是有限的。

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句<<<

㊣原文:名可名,非常名。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名,可名也,非恒名。

1、

第一个“名”指的是万物的本来面目,第二个“名”是动词,即“命名”。

就好比有一个生物,两腿,有毛,能下蛋,会打鸣,我们将其命名为“鸡”。

但是我们将它称做“鸡”以后,鸡的本来面目就模糊化了,甚至是窄化了。

譬如我们谈论“鸡”,脑海里想到的只是“两腿有毛能下蛋会打鸣”等等这一些鸡的表面化的特征。

其实这些特征,只是我们主观为他们贴上的标签而已。

事实上,鸡作为一种脊索动物,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百倍千倍。

而且无论我们对鸡的品种、生殖、习性等等研究的多么透彻,都始终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鸡的一切。

2、

就像《圣经》所言: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

我们(把他们所说的)对着镜子观看,却模糊不清。

因此,当我们说到“鸡”时,脑海里所浮现的鸡,并非真正的鸡。

只是我们主观意识上模糊的鸡,只是鸡的一部分。

所以斯宾诺莎说:“规定就是否定。”

其实何止是鸡?

像人狗牛羊、父母兄弟、仁义礼智、山水花鸟、历史、化学、地理等等,甚至包括文字本身。

这些所有形形色色的各种观念上的“名”,都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纯粹只是我们主观意识上为其量身定做的“衣服”而已。

我们不能说“名称”就是“名”本身,就像我们不能说“人的衣服”就是“人”一样。

3、

《金刚经》也明文记载:

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所以,万事万物都只是“名”而已。

而同一个“名”背后真正的实质,映射到不同的人的心里,是千差万别的。

因而每个人对“名”的感受就如同盲人摸象,各执一端。

套用金刚经的一句话就是:

一切世人,皆以有为法而有差别。

“有为法”,即相当于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时,所佩戴的“感官和意识”这副眼镜。

4、

由此可以确定: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世界。

而每一个人心中的世界,绝不会是同一个。

世界就像是一本书,一千个读者,就必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每个人所说的哈姆雷特,都不是真正的哈姆雷特,因为真正的哈姆雷特是不可“名”状的。

所以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



>>>第三句<<<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1、

首先,这一句话的断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自古以来就分为两大阵营。

①学界的主流阵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首创)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苏辙《老子解》

俞樾《诸子平议》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

②非主流阵营断句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朱熹《朱子语类》

2、

我支持非主流阵营,为什么呢?

证据⑴:

因为主流阵营的断句,按照文法:

“名”这个字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直接拉出去枪毙。

以老子深不可测的文学内功,完全可以写成:

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证据⑵: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始制有名。

所以,无名与有名,才是老子的本意。

3、

⑴ 那为什么“无名”是天地之始呢?

因为天地初生,万物本无名。

所以“无法名状”的状态正是天地的本来面貌。

⑵ 那为什么“有名”是万物之母呢?

其实这一句话也可以翻译成:

万物因为有了名字,才诞生在了人类的思想中。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我们无法命名的东西呢?

这曾是台湾的一位佛学宗师向弟子们提出的一个问题。

最终经过一天一夜的辩论,所有的弟子们都一致认为: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我们无法命名的东西。

为什么呢?

4、

因为凡是存在的东西,我们都能为之命名。

而凡是无法被我们命名的东西,都不存在。

至少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存在。

即对于我们人类的思维来说,不存在。

归根结底,人类其实是通过语言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所以存在主义创始人海德格尔说: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

我们再想象一下,如果人类没有发明语言。

这个世界对我们来说,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呢?

我可以断定:

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思想将不可能超越黑猩猩。

我们来看一组实验数据:

2005年9月1日,在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物上。

发表了一个由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67名科学家所组成的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研究的成果:

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相似性是99%。

这个数据证明,那不相似的百分之一,正是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

人类之所以高等,黑猩猩之所以低等。

正是由于人类能够为这个世界上的万物以语言的形式命名,而黑猩猩不能。

万物,不仅仅是指形象的事物,也包括抽象的事物。

尤其是为抽象的事物命名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动物会进化成人类,还是原地踏步。

5、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观察实验:

让黑猩猩与人类的小孩在同样的环境下成长,研究发现:

在三岁以前,黑猩猩与小孩的智力完全没有差距,有时候甚至更胜一筹。

但是在三岁以后,黑猩猩与小孩的智力明显拉开差距。

六岁以后,黑猩猩与小孩已经完全是动物与人的差距。

为什么呢?

因为在三岁以后,人类就开始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感知了。

比如谁好、谁坏,鸟会飞、狗会跑,爸爸快乐、妈妈难过等等。

六岁以后,人类的智力更进一步。

开始对国家、民族、正义、自由、成功、友谊等等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思考。

而所有的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黑猩猩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也无法命名的。

因为万物对于黑猩猩和所有的动物来说:

只是天地之始的混沌状态,并不存在于它们的意识之中。

也就是说,万物因为语言而存在,语言又因为人类的思考而存在。

6、

因此笛卡尔才会说:

我思故我在。

因为我在,故我可名。

我可名,故人人可名,事事可名,万物皆可名。

于是,一切皆有名。

所以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



>>>第四句<<<

㊣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1、

这一句的断句,同样存在争议。

①学界主流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②非主流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2、

我依旧支持非主流,为什么呢?

证据⑴:

就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为:

恒无欲也,恒有欲也。

证据⑵:

还是从文法来看第一种断句:

“欲”字同样没有存活的意义,可以直接推出午门斩首。

因为老子完全可以写成:

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

所以老子的本意是:常无欲,常有欲。

3、

既然“无欲与有欲”是相反的,那么“妙与徼”自然也是相反的

妙,即道之奥妙,代指道之本象。

徼,指边界。比如:

《战国策•韩策一》:“为除守徼亭障塞。”

“徼亭”,即是:边界之亭。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南至牂柯为徼。”

徼,即是:边境线。

所以“徼”的引申意为:道之端倪,代指道之表象。

我们常对某些不理解的东西会说:“摸不着边际”。

意思就是我们在“有欲”的状态下,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其本来面目。

如果道是一朵花:

那么无欲者能够静观花开花落之规律。

有欲者则只能看到花的外表,有时候可能连花香都闻不到。

4、

讲个故事:

宋朝著名的大诗人黄庭坚,他曾跟随晦堂禅师学禅,但从学三年了无所得。

于是他就跟晦堂禅师说

“老师,你别藏着掖着了,给我指条捷径好不好?”

禅师回答道:“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我教你就像孔子教学生一样,无所隐瞒啊!)。”

然后禅师反问了黄庭坚一句:“你难道没读过论语?”

黄庭坚感觉受到了侮辱,准备反驳,但被禅师打断。

后来有一天,晦堂禅师在山上踏游,黄庭坚紧跟在后。

当时正桂花盛放,禅师问:“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庭坚楞了一下,回答说:“闻到了!”

禅师说:“我没有隐瞒你吧。”

黄庭坚恍然大悟,感叹道:“原来我就像一个每天只想着娶老婆的和尚,太心急了!”

禅师笑曰:“只要你到家就好。”

——《五灯会元记》卷第十七

黄庭坚所说的心急,其实指的就是“有欲”。

因为有欲,所以心急。

因为心急,所以哪怕他天天置身于万花丛中,

也只能看到花之表象,而无法参悟花之真谛。

在闻到桂花香的那一刻,黄庭坚才终于明白:

其实晦堂禅师一直都没有骗他,花香一直都在天地之间。

但是如果你的嗅觉失灵,便永远也无法闻到。

5、

战国时期,东郭子同样曾经向庄子问道。

东郭子问:道在哪里?

庄子答:无所不在。

东郭子又问:具体一点,到底在哪里?

庄子答:在蝼蚁。

怎么如此卑下?

在稊稗(糟糠)。

怎么更加卑下了?

在瓦甓。

怎么越来越卑下了?

在屎溺。

东郭子无言以对。

——《庄子知北游》

庄子和晦堂禅师,一个用语言教导,一个用行动指导。

结果黄庭坚悟了,东郭子却蒙了。

6、

所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一句话我们可以解释为:

道无所不在:

无欲者观其本,有欲者观其表。

所谓无欲,就是让你放下在心中的各种执念,比如:

名执、利执、权执、我执、智执、法执等等。

没有执念,你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象。

那种无欲无求的感觉就如同宋代理学家邵雍的一句诗: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所以:

苏格拉底说:哲学家就应该像一面镜子。

庄子亦说:至人之用心若镜。

为什么呢?

一句话,还万物本来面目。



>>>第五句<<<

㊣原文: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1、

两者虽有差距,但是不影响文意。

首先,此两者,指的是哪两者?

上文中秉持第一种断句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人,认为两者指的是“有和无”。

有和无就像太极中的阴和阳:

一阴一阳乃太极之两仪,一有一无乃道之两端。

比如老子在第二章中说:

有无相生。

但是我们不可大意,老子所说的有和无,有时是指空间上的有和无,比如在十一章中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有”虽然重要,但是“无”更重要。

道就像一个杯子,杯身固然重要,但是杯子的空间更重要。

如果杯子没有杯身之内的空间,根本就无法盛水。

因而老子在第四十章中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

所以,老子的思想是尚“无”的。

所谓“无为,故无不为”就等于是:“杯空,故能盛水。”

因此综上所述,这一种断句法,将“此两者”看作“有和无”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虽然这并非是老子本意,但历史往往如此。

有些大人物死后注定是无法下葬的,即使他们有一天入了土,也总会被一些好事者盗墓。

这些好事者仿佛是文化界的殡仪师,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

重新对尸体涂脂抹粉一番,就化妆出了一个新的文化符号。

就像老子本来不是道教创始人,《道德经》本来不叫《道德经》一样

3、

有无断句法:

由王安石开其端,司马光和苏辙续其流。

流到清朝,经俞樾之手融汇成百川,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但我们顺流漂下而后,是否应该回过头来探寻一下老子的本意,追溯一下河流的本源呢?

4、

河流的本源即是第二种断句法: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5、

“此两者”指的就是:妙与徼。

即是:本质与现象。

所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就相当于是本质与现象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

1、两者相互依存。

2、两者相互蕴涵。

3、两者相互转化。

就好比冰之于水,水是冰的本质,冰是水的现象。

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蕴含,互相转化。

冰与水,同出于水分子,但是名称不同。

即是:同出而异名。


>>>第六句<<<

㊣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玄之有玄,众眇之□

1、

为什么说玄之又玄?

玄,本来是指黑色。

《说文》曰:“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苏辙《老子解》曰:“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

其实“玄”字在甲骨文里没有,在钟鼎文里面才有。

就是两个绳子相对一撮,形成“玄”的形状。

“玄者转也,转者变也。”

或许,这才能给我们解释。

“玄”字就像是我们人类的基因链,呈螺旋形。

也就是说,随着事物的发展,事物会越变越深奥,直至深不可测。

2、

①从现象来说:

固体的水的现象也有许多形态:冰、雪、霜、霰等。

②从本质来说:

冰与水,本质上都是水分子。

但是水分子还能分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而氢原子还能分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氧原子则更多。

分子→ 原子 → 中子 → 电子 → 夸克 → 分不下去,物理学停步了。

这就像佛语里的:“水尘”、“金尘”、“微尘”、“极微尘”、“邻虚尘”等等。

而物理学界的“夸克”一词,正是借用“邻虚尘”的梵音翻译过来的。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

现象之外还有现象,本质之下,还有本质。无休无止,无穷无尽。

因而无论是《管子》、《庄子》还是《淮南子》等书都不同程度地表述过一个观点:

那就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4、

所以:

《易经》曰:物物一太极。

《楞严经》曰:一花一世界。

爱默生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现象与本质,既可合二为一,又可一分为二。

即是无穷大,又是无穷小,变化万端,不可估量。

所以老子才会说:玄之又玄。

5、

为什么叫众妙之门,而不叫妙之门?

众,代表多,众妙之门就当于是:一切本质的源头。


【第一章完】

.喜欢我的文章吗?

其实我的文章也喜欢你!

那还等什么?赶快关注表白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