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背后是用什么样的技术进行支撑?

2017-12-14  本文已影响5人  零售规划院

在近日举行的2017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以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无人零售广受热议。

近来,无人零售店悄然兴起。继上海、杭州之后,北京也出现了无人零售店。除了阿里巴巴、永辉、苏宁等零售巨头纷纷落地无人店,一些企业也在为新零售做尝试,到底无人零售的背后是用什么技术支撑的呢?

无人零售店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无人”,无人零售店归根结底还是零售行业,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的丰富与优质才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无人零售行业最核心的价值不在于“无人”,而在于商品和技术,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实体零售的嫁接和变现,通过人工智能解放人力,让店员从简单重组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和创造的事情,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

无人零售是一种高级的零售形态

零售场景在中国的发展途径:定时定点赶集→固定场所集市→供销社→超市、夫妻老婆店→超市、网购、连锁便利店等多样化零售场景,其发展途径的演变趋势: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从定时定点到随时随地的转变,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不断满足对消费者对消费的需求!

以80、90后为主流消费群体的消费升级时代,由于生活方式、消费环境、消费观念及购买力的变化,消费者对消费选择和决策也发生变化,更为注重商品的价值、购物体验以及购买的便捷性,垂直化、社群化、场景化。在这种新环境下,无人零售的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无人零售即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即时性消费需求。

无人店能满足什么?

—突发性的需求:比如消费便捷;—期望需求:比如节约时间、隐私保护、价格实惠。

目前,无人零售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无人货架和无人便利店,主要实现消费者场景化消费以及节约时间成本的需求。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从Amazon go、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前期采用的方案和效果来看,似乎与当初的期望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遗憾,引人深思。

简化交易方式,实现无人化操作,最大的难点在于现实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实时同步。

比如:消费者进入一家店铺,机器视觉自动识别身份,消费者自由选购商品,走出商店支付通道,物联网RFID技术自动识别其购买了哪些商品,单价及总价,机器视觉再次核对商品和客户,自动扣款并开启通道,实现消费者“即拿即走”。整个过程中:数据,现实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的实时对接。消费者是谁?消费者购买了什么?消费者如何支付?

“物联网”+“机器视觉”+“智能支付”缺一不可,将现实数据和互联网数据快速、准确地链接。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物联网是将现实世界搬至虚拟世界的技术手段。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每一件商品都有唯一识别码,远距离群读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收集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人工智能在无人零售的应用主要是机器视觉快速识别消费者,抓取消费者数据,完成数据的匹配。

无人店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运营能力

无人店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运营上。核心点包括:获客、选址、商品选择、日常补货、上货及货架维护、商品损耗管理、防损、安全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等。

获客是无人店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店开给谁?用哪些商品与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哪些方式找到他们?如何链接与影响它们?绝不会是放上一个盒子就会顾客盈门。

选址是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商圈问题,又要考虑位置,是室内,还是室外。室内必将增加成本,室外将面临更多的自然环境、社会问题的考验。

选品却是个大问题:越是小店,越难选品。选品非常考验运营团队的智慧与能力。

日常补货、上货与货架维护:由于店小,门店不可能有太大的存货,加之销售的不确定性,日常商品及时补货就非常关键。货架需要及时维护,没有及时维护,就乱作一团,顾客无法消费。这些问题都是直接影响门店的经营。考验团队的运营能力。

商品损耗控制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无人管理的环境下,自然损耗,人为损耗都是问题。一般便利店在有人的情况下,商品损耗率在3—5%。,管理差的门店甚至超过1%,无人店能控制在多少,尚需观察。

防损与安全管理:涉及到商品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顾客安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严格的管理手段与措施。

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个大问题:在有人店,店内员工要天天检查商品保质期,检查涨袋、破损问题,无人店如何保证。防鼠防蟑螂也是一个大问题。这都是超市、便利店非常头疼的问题,无人店如何解决?

当然,目前无人零售的业态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技术的不断升级、产业链的整合发展,政府及资本的大力支持,无人零售未来可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