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手记 - 草稿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梨花院宇

读史手记1:

人类最早起源于南非古猿(约:400万至100万年以前),早期猿人(约300万年以前)又称"能人″,晚期猿人(约150万年以前)又称"直立人″,然后是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我国考古发现的能人是重庆巫山人;直立人是云南元谋人、北京山顶洞人、陕西蓝田人(旧石器早期);早期智人(旧石器中期)是山西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

读史手记2:

据考古发现,生存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①(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文化遗址,距今约8600~7800年。②(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又称老官台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4800年。③(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6100年。④(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属母系公社制。

新时器中期:(山东泰安汶河南岸宁阳县堡头村西)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6400~3600年。(上承北辛下传龙山)

新石器晚期:①(山东章丘龙山镇)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铜石并用时代,距今约4350~3950年。②(赤峰附近)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省西部,距今约五六千年,母系公社制。③(辽宁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300~5045年,父系公社制。④(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马家窑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距今5000~4000年。⑤齐家文化遗址,是以甘肃为中心地区的铜石并用阶段,距今约4000~3900年。

读史手记3:

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文明遗址:

1、新石器时代早期,跨湖桥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距今约8000年前是浙江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证据,她也再次有力地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2、新石器时代中期,①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距今7000~5000年。②马家浜文化是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马家浜遗址而得名。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③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 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3、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遗址是1936年考古发现,实际上是余杭县的 良渚、瓶窑、 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距今约5300~4500年。

读史手记4:①伏羲氏之唯物论描述

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史传其生于成纪(今陕西省成纪县),也有甘肃天水说,又另据已故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考证,伏羲出生在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华村一带。出生日有农历三月十八日、五月十三日说,殁于河南淮阳。所处时代有新时代早期和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说。伏羲为华夏部落首领,在位十五年,征服八大部落后,融合了各部落图腾标志,创造出"龙″的形象。

伏羲氏聪慧过人,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就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还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为中华文明的开启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想圣人先贤之所以强调礼乐,与其是否有着某种潜在关联呢?

如果说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则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所以位列三皇之首。近年来,随着对"三皇"文化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将中华文明推向更早年代。前面手记中提到过的,(1978—1982 年)考古学家们经过5年挖掘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地湾文化遗址又称老官台文化(位于甘肃省秦安县王营乡的邵店村东,清水河南岸)与有关伏羲氏族的传说故事及史料记载有着种种吻合,成为最终揭开中华文明本源之谜的有利条件。中华文明史可能是8000——10000年。

②伏羲氏之唯心论述:

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于三月十八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现在在中原地区还有在三月十八祭祀伏羲的风俗)。雷泽中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与女娲、盘古等的神一样是人头蛇身),这雷神在《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蛇身)人首的“龙种”。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当然一个民族的起源传说,历经数千年甚至万年,会有很多内容添加。对待祖先留下的文字历史记载,我仍然认为应以敬畏、严谨、客观的态度去考证分析。

读史手记5:

据“信史”记载,逐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逐鹿县)之战主要有两说。

①说,黄帝率领劣势石器装备的北方夏族部落,在一个叫逐鹿的地方,几近全歼蚩尤(有说即炎帝,又有说为炎帝继承者)领导的优势铜器装备的南方九黎族部落。

②说,黄帝是我国西北部姬水附近的一个部落首领,经过不断东移,最后定居到涿鹿。同时生活在西北部姜水附近的一个部落,则是炎帝部落。这两个部落是近亲,彼此相安。据考古发现,他们生活的时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时期。此时他们受到以蚩尤为首的强悍凶猛的东夷游牧部落的不断骚扰,于是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共同打败九黎族部落。

不论哪种说法,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此战后,"……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黄帝成为唯一首领。

自此,以炎帝、黄帝氏族部落为主体,融合了东夷部落、羌族等不同血缘氏族部落,形成了强大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则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和标志。

另附注:

黄帝,《史记》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后裔夏后氏,姒姓。

炎帝,史书载,炎帝姓姜名轨,又名石年,生于烈山,长于姜水。因为他把火广泛运用于生活生产之中,有火之德,被人们尊为“火师”炎帝。其后裔共有四支:共工氏、烈山氏、四岳后发展为姜姓主要四部(齐、吕、申、许)、后来的(沈、姒、蓐、黄)。

九夷亦称九黎族: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读史手记6:

历史上的唐虞时代约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是中国由氏族制度转向古代国家初步形成的过渡时期。关于这段历史的有字记载很少可信度较低,以致后世众说纷纭,我总结大概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禅让说,《尚书.尧典》记载:“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太史公也在其《史记》中对此有更详细的描述。《尚书.禹贡》同样记载了禹治平洪水而后受禅于舜的故事。《史记.夏本纪》记载鲧受尧之命治水不利而被舜所杀,其子禹承其业,继续治水大获成功,得到天下诸侯的认可,舜死后被拥戴继位。

②尧舜禹之自家亲戚说,按血统:

黄帝-玄嚣-蟜极-帝喾-挚/尧,尧是黄帝玄孙;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虞舜,舜是黄帝的七世孙;

黄帝-昌意-颛顼-鲧-禹,禹是黄帝的玄孙。

由此可见,尧和禹是远房兄弟,而舜则是他们的玄孙。更何况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

③武力夺权说,不为正史所传的《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韩非子.说疑》记载,尧曾想让其子丹朱继位,由于"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被迫让位于虞舜。“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代纣,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禹也以同样手段,逼迫舜将位让于他而不是舜的儿子商均。

读史手记7:

禹建立的夏王朝,是以原华厦部落联盟为基础,统治地区由原来的中原地区扩大到黄河上下游及大江南北。“涂山大会”则是禹向四方宣告夏王朝建立的一个标志。禹招集各方氏族部落,给到会者分封领地、并宣布每年向夏王朝进纳贡赋的种类和数量。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传说为了纪念涂山大会,禹命令将各方诸侯进献的(古代称)金(实为铜),铸造成九个大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夏王朝从禹(姒文命)开始,传姒启——姒太康——姒仲康——姒相——姒少康——姒杼——姒槐——姒芒——姒泄——姒不降——姒扃——姒胤甲(廑)——姒孔甲——姒皋——姒发——姒履癸(桀)结束,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

读史手记8:

*姒启:禹年老后,曾想推荐皋陶为自己大位接班人,可皋陶早亡,未能即位。禹于是又打算禅位于发明了凿井技术的伯益(秦人的始祖,被赐姓嬴)。但是他的儿子—启杀死了伯益,召集钧台大会(今河南禹县),宣布继承王位,定都阳翟(今河南禹县)。正式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奴隶王朝——夏,中国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讨代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启的弟弟)之乱,巩固统治后,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不久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儿子太康继位。

*姒太康:继位后,整天只知“盘游”又“不恤民事”,因而民怨四起、诸侯离心。太康四年(前2048年),有穹国的方伯后羿得知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拥兵占据夏都,重兵把守洛水北岸拒绝太康返国,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各诸侯、方伯们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又让给夏王族的后人——仲康。

*姒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也曾有削弱后羿的动作,失败后被后羿幽禁。

*姒相:仲康之子继位时,年龄还很幼小,因后羿带兵进逼,只得逃往帝丘,又迁到斟灌(今山东省寿光市东)。相曾先后征伐过淮夷、风夷、黄夷等部落。相继位后的第八年,由于后羿不修民事,日日以田猎为乐,遂被后羿的助手寒浞指使贴身卫士逄蒙所杀,寒浞夺取王位霸占后羿妻妾后,生了两个儿子浇和豷。由于不放心相,派儿子浇带兵进攻斟灌。相只好再次逃往帝丘,第二年浇又带兵奔袭帝丘,一天晚上攻入城中,杀进相的住处,相拔刀自刎而死。寒浞篡夺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

*姒少康(前2003--1983)在位21年,相之遗腹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因浇的追杀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少康广泛施恩布德,团结民众,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鄩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少康重建夏王朝后,发展生产、治理水患,使其统治得以巩固,史称少康中兴。在准备征伐东夷时病死,其子杼继位。

*姒杼,少康子。名字另作杼、予、宁、伫、宇、相曼、舆或作季杼。《丗本.作篇》:杼作甲(甲兵之甲),在位17年。杼在位期间,继少康遗志征伐东夷,为了战争需要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士兵战斗力大增,顺利的征服了河南东部、山东和江苏北部一带的夷人部落,一直打到大海之滨《竹书纪年》记载杼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杼在班师回朝不久就死了。《国语.鲁语》载“杼能帅禹者也,故夏后氏报焉",杼精明干练,曾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继少康之志征讨东夷。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可惜死时年仅27岁,其子槐继位。

*姒槐(前1965--1922)在位44年,杼之子。在位期间,夏王朝无内忧外患。

*姒芒(前1921--1864)在位58年,帝槐之子,芒继位后,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的仪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

*姒泄(前1863--1843)在位21年。夏帝芒之子,泄末年,封九夷为诸侯,巩固了夏王朝与东夷、淮夷的关系。

*姒不降(前1842--1784)在位59年,夏帝泄之长子,“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九苑是夏王朝西部的一个方国。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弟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不降驾崩后,葬于安邑。

*姒扃(前1783--1766)在位18年。帝不降的弟弟,病死,葬于安邑,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姒廑。

*姒胤甲(前1765--1746)在位20年,夏帝扃之子,又名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汤阴)。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夏天天大热异常,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帝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故被人民讥讽为“廑”。因姒不降的儿子孔甲不服,胤甲死后又依然将王位夺回。

*姒孔甲(前1745--1737)在位9年。夏帝不降之子。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所以《国语?周语下》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他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又笃信鬼神。

*姒皋在位仅3年。夏帝孔甲之子。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

*姒发在位约7年。夏帝皋之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姒癸在位43年,夏帝发之子。又名桀、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因而遭到平民和奴隶们的反抗。桀后被汤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安徽省巢县)《纪年》:一名癸,居斟鄩,为商败于鸣条,放于南巢,夏亡。

读史手记9:

契是商族的始祖。″商"是族群的居住地,"子″是他们的共同姓。契和禹是同时代的人,两个族群相邻而居,契还协助禹治理过洪水。《史记.殷本记》载:“估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氏。”夏王朝建立后,商就成为它的一个诸侯国。

相土继承商侯位后,发明了让马驮运东西、拉车子,逐渐改变了以往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开始定居畜牧,开展农业种植,此时正值夏启死后太康被幽禁,夏王朝无力控制东方诸侯,于是商加快发展壮大、扩充土地。

相土死后传儿子昌若侯位,昌若死后传儿子曹圉,曹圉死后传儿子冥。冥继侯位时正值"少康中兴",冥时任夏王朝的水正(≈水利部长之职),他勤于职守、克己奉公,在夏王杼十三年,治理水患时不幸因公殉职,《国语.鲁语上》载“冥勤其官而水死”。

冥死后将侯位传给长子王亥,王亥没有继续做水正而是一心发展商族的畜牧业,并发明饲养牛群用于耕种。

王亥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上甲微,商族自上甲微以后都是用甲、乙、丙、丁……十个天支作为庙号。

上甲微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报乙,报乙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报丙,报丙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报丁,报丁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主壬(示壬),主壬死后将侯位传给儿子主癸(示癸),而示癸就是成汤的父亲。

*商汤,即成汤,子姓,名履(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汤是契的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在夏王朝的基础上到汤建国时,其统治的地域远比夏禹时大。汤经过将近20年的征伐战争,最终灭了夏王朝。汤对前来朝贺的诸侯皆以礼相待,谦卑的接受了"三千诸侯"的拥戴作了天子,“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 子位”(《史记·殷本纪》),告祭于天,宣告了商王朝的建立,定都南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成为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首先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二是认为要使国家巩固和兴旺,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他曾对伊尹说:“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史记.殷本纪》)。三是在选拔人才方面不拘一格,左承相仲虺是原夏王朝车正奚仲的贵族后代,右承相则是奴隶身份的伊尹。二人皆心尽力辅佐商汤,其中伊尹更是几朝功臣。因此在汤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趋于缓和,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商汤为商部落首领17年,在商天子王位13年,病死,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据说葬于河南商丘。

*外丙,姓子名胜,一作卜丙,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商朝第二代王。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其弟仲壬。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继位。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太甲,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他任意地发号施令,贪图享乐,暴虐百姓导致朝政昏乱,破坏商汤法制。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在桐宫里,太甲一边读伊尹接写的《伊训》、《肆命》、《殂后》等书,一边打扫陵墓。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重新作人。于是伊尹亲自到桐宫迎接,恢复太甲王位。作为商四朝功臣的伊尹死后,后代商王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但历史又有另一种说法,据《竹书纪年》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传说在位29年(公元前1570-公元前1541)。沃丁即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伊尹死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商汤节用宽民的政策,遵守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遵循祖制,勤政爱民、以德治商。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沃丁八年,伊尹卒……沃丁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大牢,亲自临丧三年,以报大德焉。”(大牢又称太牢)

伊尹名挚,尹为官名,本是商汤岳父家的奴隶,陪嫁到商,后为成汤重用,死后葬于今河南虞城,现虞城西南魏堌堆有伊尹墓。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有《伊尹》零篇六十四行。

*太庚,又作大庚,姓子名辩,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公元前1541—公元前1516年),谥号宣王。

*小甲,姓子名高,《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有太庚之弟一说。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谥号敬王。

*雍己,姓子名伷,小甲之弟,定都于亳。《太平御览》引《史记》说雍己在位12年。《史记》云:“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商朝从汤至雍己即位前一百多年,由于坚持节用宽民、以德治商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发展。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长期的和平安稳,也助长了商王室的不思进取。《史记》说,至雍己即位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己在位时荒废政务,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9位国王。汤五世孙,死后追谥为中宗。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为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史记》:“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与祖乙、太甲并称为三示(三个有贡献的国君)。太戊即位后,起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太戊是少年继位的商王,只图享乐,不勤于国政。太戊七年,亳都出现“桑谷共生于朝”的现象,就是桑树下长出了谷树(即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得很大,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伊尹的儿子)借此劝戒他说:“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阕与?帝其修德。”

商王朝本来就很迷信鬼神,经伊陟这么一说,太戊信之无疑,果然一改前非,勤政厚德,治国抚民。不久就使“殷道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殷本纪》)。太戊在位时间按古书记载是75年,《尚书.无逸》载:“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为商王朝在位最久的位王。

*仲丁,姓子名庄,太戊子,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殷朝衰败,九世乱开始。谥号孝成。

太戊晚年,大臣亲贵们甚至商王,为了占有更多的奴隶和财富,为了获得豪华的宫室和美妾,彼此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权力、利益之争。仲丁即位后,为了缓解王朝内部矛盾,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仲丁六年,其中的东方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

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的混乱局面,商朝一度中衰。

*外壬,甲骨称卜壬,姓子名发,在位约10-15年。太戊子,仲丁弟。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乃诸侯不朝。《史记·殷本纪》云:“帝仲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

外壬即位后不久,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了叛变。姺是有莘氏的后代,商汤曾娶了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陪嫁到商的。邳是夏禹车正奚仲的后人,也就是说是仲虺的后代。后来在外壬在其属国“大彭国”彭伯的帮助下,平定了姺人、邳人的叛乱 。

*河亶甲,姓子名河亶甲,一名整,甲骨文作戋甲,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史记·殷本纪》云:“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古本竹书纪年》中说:“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司马迁也说:“河亶甲居相。”相都在今河南内黄东南。河亶甲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亶甲继续哥哥仲丁未尽事业,“征兰夷,再征班方”,同时在方国彭伯的帮助下,使得邳归顺了商朝。不久姺也向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和下一位商王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河亶甲在位九年。

*祖乙,河亶甲子,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在位19年,病死,葬于狄泉。河亶甲死后,王族内部刚有所缓和的争斗再次复燃。祖乙即位后,便迁都于耿(一说山西省河津市又说河南温县东)。迁都不久,黄河发生大涝,结果冲毁了都城。当时辅佐朝政的是巫咸的儿子巫贤。司马迁说:“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巫咸是太戊时的名臣,巫贤则是祖乙的名臣,为商王室的复兴立下汉马功劳。后来祖乙采纳巫贤建议,最后迁到了庇(今山东鱼台附近)。所以《古本竹书纪年》中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与《史记》并不矛盾。庇都靠近大彭国,彭伯忠心于商王室,是商王朝很好的屏障。同时,庇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所以,迁都后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王室又兴盛起来。

祖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孟子把他列入了商朝的“贤圣之君”。《孟子·公孙丑上》说:“由汤至于武丁,圣贤之君六、七作。”其中包括商汤、太甲、太戊、祖乙以及后来的盘庚、武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也说:“汤、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盛君也。”

*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子,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桓王”。甲骨文作“且辛”。在位时发生九世之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

*沃甲,姓子名逾,《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商王祖辛之弟,在位20年(一说25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僖王”。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祖辛之子,前任君主沃甲之侄。《竹书纪年》称祖丁定都于庇。《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9年。在位时期正在发生九世乱,诸侯不朝,商朝国力衰微。

*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谥号“商顷王”。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斗不断,诸侯、方国也乘机发展势力,不再向中央王朝进贡朝见。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迁都于奄,在位7年也有17年说,病死,葬于狄泉,谥号“商悼王”。

*盘庚,甲骨文做般庚,姓子名旬,祖丁子,阳甲弟。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盘庚即位时,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安阳)。这是商王朝的一个转折点,“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273年,更不徙都。”商朝在那里修生养息。盘庚自觉吸收先王的治国经验,“古我先后,罔不惟民之承保。”他吸取商之先王的节用宽民政策,要求贵戚旧族摒弃私心,给人民施以实惠。他还在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时候,以能否养护民众为取舍标准。对于那些聚敛财宝的人,一概斥用,而对于爱护民众之人,则给予重用。因此对内在政治统治上得以稳定和巩固,对外由于减轻剥削、提倡节俭,很快恢复了生产力。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商朝也被称为殷商。盘庚死后,“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也从侧面印证盘庚的爱民政策深受后人崇敬。

历史上为了研究方便,会将商王朝划分为两个时期:从汤建国至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前半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亡为后半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丁,约十七年。文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小辛,姓子名颂,盘庚之弟,祖丁之子。盘庚死后继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再度衰落,人民开始怀念盘庚时代。《今本竹书纪年》称小辛在位3年,有说在位21年和50年,小辛也是一种中药名称。

*小乙,姓子名敛,小辛之弟,殷墟甲骨文又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小乙是庙号,在位时让太子武丁去田里耕作,为以后武丁中兴打好了关键的基础。《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十年。

*武丁,姓子名昭,庙号为高宗。他是小乙之 子,盘庚之侄,是商代历史上以武功著称的杰出君王,但同时也很迷信和残酷。据史料统计,商代以活人祭祀尤以武丁时期最多,其中以俘虏的羌人为主。他有三个王后入于祀典,称为妣戊、妣辛、妣癸。第一位王后生子祖己(孝己),续立的王后生子祖庚,再立的王后生子祖甲。年幼时﹐武丁为太子时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为左相,老师甘盘为右相。傅说原为刑徒且“傅说之状,身如植鳍”(《荀子.非相》),被武丁发现,经过交谈后,武丁认为此人有奇才。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君臣合力﹐使商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为商王朝不断扩大版图,《史记.殷本纪》称:“武丁修政行德﹐殷道复兴。”但战争同样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武丁的大规模战争,也是商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败的开始。

*祖庚,姓子名曜,在位约7~10年,他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的次子,病死,葬于殷。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武丁听信现任王后的话,欲重立祖甲为太子,祖甲从小知礼,恐再现"九世之乱″,因此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据推算祖庚登位时已有六十岁。祖庚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到祖庚时期,商代青铜文化发展到完备阶段。司母戊大方鼎,相传就是祖庚为祭祀其母所铸。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庙号世宗。商王武丁第三子,商王祖庚之弟。当年因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祖甲在位时正处在商王朝兴旺时期,四方称臣、远近纳贡,为了报效祖先的功劳,创造“周祭”办法来祭祀祖先。祖甲在位早期尚能维持现状,也曾征伐西戎,但末年为了限制大小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和贪心,下令修订汤法中的《汤刑》,借以挟制权贵们的贪婪,但遭到这些亲贵们的反对,当朝不朝、应贡不贡,大有各自为政之势。商朝统治开始被削弱,此时已经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统治的100余年间,是商代中兴的极盛之期。这一时期,商朝的统治力和国威远播四方,而且以青铜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辉煌。祖庚在这期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廪辛,姓子名先,祖甲之子,在位约6年,病死,葬于殷。《史记·殷本纪》:“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廪辛在位期间,西方一些方国部落不断攻扰商朝,廪辛征调卫、虎、受等几个部落出兵攻打,但始终没有将方国部落征服。

*庚丁,姓子名庚丁,一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祖甲的儿子,廪辛的弟弟。在位仅1年,死后葬于殷。《史记·殷本纪》云:“帝廪辛崩,帝庚丁立,是为帝庚辛。”

*武乙,姓子名瞿,康丁之子。武乙酷好田猎,在位30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耗费于此。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也曾命武将征伐西部叛乱的各方国,派周侯季历伐西落鬼戎,迫使西部除羌人外,都臣服于商,商王朝统治暂时稳定下来。但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为昏君。武乙之死有两说,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经过种种斗争,终于使巫权大为削弱,王权上升。后来,武乙到黄河、渭水之间去游猎,据说被雷击死。一些学者认为,此说很有可能是仇恨武乙的巫师们编造出来贬低武乙的。从武乙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的史料来分析,他可能死于征伐西方方国部落的战斗中。

*文丁,姓子名托,武乙之子,在甲骨文中作文武丁,《史记》里称太丁,根据《竹书纪年》,他在位13年,庙号匡王。他在位期间曾任命季历为殷牧师(相当于地方伯长),执掌商朝西部地区之征伐。季历不负重望征伐始呼戎、翳徒戎,声威大振。这些引起太丁的恐惧,决心抑止周的发展。季历到殷都献俘报捷,太丁赐以圭瓒、积匕,作为犒赏,加封季历为西伯,使季历毫无戒备之心。当季历准备返周时,太丁突然下令囚禁季历。不久,季历死于殷都。

这就是古书说“太丁杀季历”。而季历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伯姬昌,接班之后一心想抱负商王朝,最终成为未来商朝的掘墓人。

*帝乙,姓子名羡,文丁(太丁)之子,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此时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东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乱,帝乙为了不至于东西受敌,就把太丁一个美丽端庄的幼女,嫁给了姬昌,以示向姬昌及周人致歉,《诗经》中“天作之合”这个词就是描述这场婚礼的。安抚周人后,平定了东夷的叛乱。帝乙在位末年,国势日衰,逐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尤以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为主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严重威胁商朝后方。

*帝辛,姓子名受,后世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公元前1046去世,在位30年,是商王朝最后一位亡国之君。《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帝辛之功: 继位后,重视农桑,发展社会生产力。军事上用兵于东夷,取得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商军中有一支"象队",以象为坐骑和进攻武器,令东夷人感到恐惧。《吕氏春秋.古乐》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在讨伐徐夷胜利后,把商朝的版图除了江淮一带又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毛泽东的评价:"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统一东南以后,促进了民族技术、文化融合,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帝辛之过: 帝辛的军费开支除了压榨人民外,还会武力威逼一些诸侯国进贡。有苏氏就是迫于纣王淫威之下,将美女妲己贡献给纣以求和。

商纣的暴虐统治已经使他大失民心。他为讨妲己欢喜,命乐师延创作了靡靡之乐,怪诞之舞。为了玩乐“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孟子.滕文公下》),人民无田可耕,衣食无着,社会矛盾恶化。他还建大仓库名“巨桥”(在今河北曲周),贮存粮食供个人享用,在朝歌修高台可以眺望四方名“鹿台”,“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殷本纪》),过度奢侈导致国库空虚。

重用奸臣,一个是“善谀好利”的费仲,另一对是父子,“善走”的蜚廉和“善毁谗”的恶来,据说是后来秦国的祖先,还有一个纣安插在西部诸侯国的耳目崇侯虎。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使用炮烙等酷刑,杀比干,囚箕子,镇压人民。有诸侯梅伯劝谏纣不要任意对臣民施重刑,结果被纣剁成肉酱分赏给各诸侯食之。

此时商王朝的中央统治已经是众判亲离、土崩瓦解,而准备充分的周武王正畜势侍发。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数万人,并联合许多方国和部落,东进伐纣。在牧野与商军展开激战,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纣见大势已去,“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1976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南罗村出土的,西周武王时期铸造的青铜器利簋,现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4行32字铭文,铭文很简略:“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师,赐右史利金,用作施公宝尊彝。”

译文:“武王征伐商,在甲子日的早晨,一番厮杀打败了敌人,到晚上占领了商都。第八天辛未日,武王在闌师(地名)赏赐了右史(官职)利(人名)一些铜,用来为施公(可能是利的父或祖)铸造了这件铜器。”

由于簋的主人是利,所以被称为利簋。又因为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也有人称其为“武王征商簋”。它是目前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有关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其价值与意义非凡。1996年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家们通过分析研究史料、对相关遗物进行碳14测定,同时根据天文现象推算等艰苦细致地考证研究之后,得出武王克商的确切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而这一天正是甲子日,和利簋铭文的记载完美吻合。

读史手记10:

先周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弃是(姬)喾(kù)帝和正妃姜嫄所生,因教民耕稼有功,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之职并在禹时期乃至夏朝一直被弃的后代世袭,分封于邰。至夏朝孔甲帝时期,弃的后人不窋辞去后稷之职务,不窋沿泾河北行,定居于戎狄之间(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泾河支流流经处,董志塬北端,其北为狄,其南为戎)。在不窋(bu zhú)、鞠陶之后,公刘建立豳国(今宁县城西庙嘴坪,泾河支流汇聚地,董志塬东端,泾河支流对岸。甘肃宁县焦村乡西沟村发现的义渠国都城可为佐证。)积聚实力,争取民心,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前后三百余年。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大周。古公亶父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后人称颂他“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古公的幼子季历继侯位后,在商王武乙时期被指派征伐西部戎夷,周侯季历在伐西落鬼戎时,曾一次消灭二十二个翟王,使得名声大振,周国实力渐强。商王文丁时期,曾任命季历为殷牧师(相当于地方伯长),执掌商朝西部地区之征伐。季历不负重望征伐始呼戎、翳徒戎,声威大振。这些引起太丁的恐惧,决心抑止周的发展。季历到殷都献俘报捷,太丁赐以圭瓒、积匕,作为犒赏,加封季历为西伯,使季历毫无戒备之心。当季历准备返周时,太丁突然下令囚禁季历。不久,季历死于殷都,这就是古书说“太丁杀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昌号称西伯,仁慈爱民,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周文王贤德之名和周的发展引起商的警觉。商纣的耳目,奸臣崇侯虎譖西伯侯於殷纣曰:“西伯候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史记·殷本纪》)

西伯被囚后,周的大臣商议救西伯的方法。因费仲是好利之臣,商纣是好色之君,于是周人就在莘国(今陕西合阳东南)选了有莘氏美女,在西戎选了些骏马和美玉宝器等,通过费仲之手向纣王说情。纣王见到美女、财宝后,高兴得忘乎所以,说:“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史记.周本纪》),不仅下令释放西伯,还赐予了矢斧钺等武器,并授命西伯有征伐诸侯的兵权,还说“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回周以后没有急于伐商,而是选择韬光隐晦。表面上,先去商朝祖庙祭祀以示效忠,在1977年考古发现的西周早期甲骨文中记载了此祭祀活动。实则,经济上加紧发展周的生产力,政治上和悦百姓、礼贤下士,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文化上,君臣共同编纂了成书《六韬》,其内容主要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和原则,共十二篇。军事上,利用被授予的征伐大权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杀崇侯虎灭崇国。此时的周《论语.泰伯》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姬昌自称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迁丰第二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两年后,武王在孟津召集一千诸侯会师盟誓,史称“孟津观兵”。二年后,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

分封制和宗法制

周王朝的疆土比商王朝要扩大很多,但周一直是偏居"西土″的一个"小邦"。于是周王朝统治者采用"分封制″有效的控制了新征服的广大地区。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及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通过正式的删封仪式,分别授予他们一定范围的土地和人民。受封的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聘述职、随王祭祀等义务,以起到捍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作用。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不是独立存在,它是在宗法制度的指导下进行的。宗法制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的继承制和余子的分封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百世不迁之宗″),帝系庶子为小宗("五世则迁之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

宗法关系必须服从政权关系,即“不以亲亲害尊尊”。

周的礼、乐、刑

周公旦于周朝建国第六年开始“制礼作乐”。“礼”强调的是“别”(即“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亲亲”)。有别有和是维系贵族等级,消除内部分岐,强化团结的最有效措施。“刑”之用则是专为镇压劳动人民而设。

周礼的名目繁多,据史载主要有五大类:吉(祭祀和敬事鬼神之礼)、凶(丧葬凶荒之礼)、宾(迎宾朝聘之礼)、军(兴师动众之礼)、嘉(饮宴嫁娶之礼)。行礼要有一定的仪式,并演奏与礼一致的乐,西周的礼乐制度有极严格的等级。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祇,“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见《周礼.春官》)两君王相见,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见《左传.襄公四年》),天子祭祖用《雍颂》。乐队规定:“王宫县”(排列成东南西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排列一面)。歌舞队规定:天子用六十四人,列八行/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六行;卿大夫用十六人,列四行;士用四人,列二行。(见《周礼.春官》)

周天子吃饭时用九鼎,配以八簋,另有陪鼎三具。九鼎分别盛以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九种肉食,八簋则盛放各样黍稷食粮,三具陪鼎分置酒、水、果物等。

墓葬中的列鼎数目:“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周统治者在商朝刑法基础上,制定了更完整的刑法,主要有五刑:墨刑(刺字)、劓刑(割鼻子)、剕/刖刑(砍脚)、宫刑(割生殖器)、大辟(杀头)。但同时又规定“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刑不上大夫”。

*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在父亲周文王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子承父志,于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彻底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庙号世祖,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

武王伐纣以后,进行周王朝第一次大分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所封之人主要有四类,一是功臣谋士,以师尚父为首封,于营丘,国号齐。二是王室兄弟,如周公旦封于曲阜,国号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叔处封于霍,叔振铎封于曹,叔武封于成等;三是殷商后人,如封商纣之子武庚于殷;四是古代圣王后裔,如神农之后封于焦,黄帝之后封于祝,帝尧之后封于蓟,帝舜之后封于陈,大禹之后封于杞等。封诸侯的同时,还要设"诸监",《仲畿父簋》铭文中载“仲畿父使畿使于诸侯诸监”。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武王亦丑,故问以 天道。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惧, 穆卜,周公乃 祓斋,自为质,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 ”

武王战胜殷朝之后二年,向箕子询问殷朝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心说殷朝的不好,就向武王讲述了国家存亡道理。武王也自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又转话题询问了天地自然规律的事。武王生了病。这时,天下还没有完全统一,王公大臣们非常担心,虔诚地进行占卜;周公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为武王消灾除邪,愿意自己代替武王生病,武王病略渐好。后来武王逝世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

*周成王,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中国西周第二代国王,谥号成王。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成王即位时年少,由周公摄政。周公旦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曾跟随武王伐纣,后又与召公奭共同辅佐武王。周公摄政引起其他王公贵族的怀疑,连召公奭也不信任他。留在殷都作"三监"的管叔、蔡叔、霍叔更是由怀疑到不满,制造谣言说周公想谋篡王位,联合武庚和淮夷、徐、奄等邦国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面对复杂局势,周公旦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他向太公望和召公奭两个重要王公大臣,表明自己的坦荡之心,真诚耐心的解释后,终于首先消除了中央统治核心的内部矛盾。经过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之后,周公亲率东征大军,迅速诛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贵族叛逆,杀武庚、管叔,流放蔡叔,三年后彻底平乱,削平了参与判乱的东方小国。“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记.周本纪》)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长大成人,周公还政于成王,自己又回到群臣行列中去。

为了巩固和加强新征服的东部疆土,周公又着手营建东都,这也是武王时就已制定但未能实施的计划。武王在攻克朝歌后,召见九州的长官,登上豳(bīn,宾)城附近的土山,远远地向商朝的国都眺望。武王回到周都镐京,直到深夜不能安睡。周公旦来到武王的住处,问道:“你为什么不能入睡?”武王说“上天授命于殷,也曾广纳众多贤士,使得殷家得以传至今日而不致摈灭。但是这最后六十年,殷王不能善自保守天命,使麋鹿在牧,飞鸿在野,小人当道,灾害接连发生,商王朝逐渐衰落至灭亡。上天抛弃了殷家,使我们周人得以承受天命,建立新朝。我们要好好考虑如何保守天命,怎么能高枕无忧呢?”经过武王与周公共同讨论商议决定“要根除殷的残余势力,安定西土,就要在东方营建新都。洛水和伊水的弯曲处,是四通八达的平原,曾是夏都所在,这南望三涂山,北眺太行山,南临伊洛,北依黄河,正是建都的好地方。”

《史记.殷本纪》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 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成王七年二月在丰京,祭告了文王庙,派太保召公奭先去洛邑测量,同年三月,周公再次核实查看地形并进行占卜,最后营建东都,把九鼎安放在那里。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四方进贡的路程都一样。”成王把东征中的俘虏"殷顽″迁徙到那里,集中加以管制,并派驻八师兵力监管东部地区。新都总称"雒邑″又称"东都",而把关中的镐京叫"宗周"。成王回到丰邑,写下了《周官》,说明周朝设官分职用人之法,重新规定了礼仪,谱制了音乐,法令、制度这时也都进行了修改,百姓和睦、太平,颂歌四处兴起。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的青铜器(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

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太子姬钊即位,是为周康王。

*周康王,姓姬名钊,周成王之子,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康王也不负众望,即位后,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业绩,写下了《康诏》(康王之诰)。毕公受康王命,划定周都郊外的界限,作为周都的屏卫。并写下《毕命》以记录此事。他和父亲周成王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 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 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史记.殷本纪》)

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500多斤的鼎今被命名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在1951年潘达于先生捐赠给上海博物馆。鼎内腹壁铸有铭文19行,共291字,分为前后两段,记载着周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1003年)对大贵族孟的训诰和赏赐财富的命令。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所赏赐的物品有香酒、礼服、车子和1726个奴隶。

*周昭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西周第四代国王。《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 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史记.周本纪》)昭王在位的时候,王道已渐衰落。昭王到南方巡视,没有回来,结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时候没有向诸侯报丧,是因为忌讳这件事。而史实,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掠夺大量财宝。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六师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

但是,“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楚是周王朝的异姓国,一开始就受到周天子的歧视,甚致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盟的资格。周王室对齐、晋等诸侯国均有赏赐,而楚国则无。时过五百多年,楚人对此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如楚灵王就曾说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等国君一样并事周康王,四国可得珍宝之器,而楚国则无分,因此要与周王室“求鼎以为分”。右尹子革告诉他:“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左传昭公十二年》。)这种建立在“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主从关系,一旦中央统治衰弱,王公贵族内部不团结,必然会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导致征服和反征服战争。

*周穆王姬满,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满,姬瑕之子,他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了。"穆王即位, 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文武之道缺,乃命伯臩 申诫太仆国之政,作臩命。复宁。″(《史记.周本纪》)由于昭王南征失利导致国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就命令伯冏(jiǒng,烱)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冏命》。这样,天下才又得以安定。穆王致力于向四方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一带)。还东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史记》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造父是伯益(秦的始祖)九世孙。当年商纣王身边的权臣裴廉(伯益后人)和儿子恶来被周武王灭掉,但其小儿子季胜很早归顺西周,季胜的儿子就是造父,擅长养马和驾车,有一次周穆王让造父驾车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周穆王得以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嬴姓赵氏,为赵国始族。

在穆天子东征西讨之后,周王朝顺利扩大疆土,加强对四方蛮夷的统治力度,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在文武成康四代统治者所积累的经济基础上,得以展现和证明周王朝的威信和强势。

然而,常年征讨, 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

*周共王,姓名姬繄扈(“繄扈”,拼音:yīhù),西周第六代国王,穆王死后继位。在位22年,病死,葬于毕原谥号共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史记.周本纪》载:“共王游于泾上, 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 王田不取群,公行不下众, 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康公不献,一年,共王灭密。共王崩,子懿王艰立。”《国语·周语一》也有记载,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灭掉。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22年至前900年。

姬黳扈继位时,国家因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弄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开始衰落下去。

周共王即位后,对治国的策略进行了很大调整,在军事上,他改变了父祖两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在政治上,他废除了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按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缴税金。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共王这样做对国家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在此之前国家只按原有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收税,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耕地是不交税的。如今国家允许私田存在,私田拥有者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便视为非法私田,一经查出一律充公。这就迫使贵族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私田 如实上报,而一旦上报了,就必须得按规定交税,从而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周懿王,姓姬名囏,又作艰、坚,西周第七代国王,谥号懿王。据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史记》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懿王时期,周朝开始衰落,有人写诗讽刺他。《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据考为日全食),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姬囏生性懦弱,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加衰落,由于西戎屡次进攻,他被迫将都城迁往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周孝王,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共王弟,懿王叔。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在位6年,病死,葬处不明。他一直想复兴周王朝,但是,才刚刚即位六年,就病死了。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铭文作考王。姬辟方即位后,也一心想复兴周朝。为了加强中央王朝统治,他先振兴军力,在汧水、渭水之间的草原上开辟了一个大牧场,用重金招募行家来养马。有个应募者名叫嬴非子,养的马匹膘肥体壮,一年下来,马的匹数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满意。

赢非子是西戎的一个部落首领大骆的庶长子,大骆还有另一个嫡出儿子叫赢成,其外公申侯是申国(姜姓封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西北)的国君。他受孝王命领兵征伐西戎,但内心却不愿去打仗。他向周孝王建议(表面上看为公实则为私),认为出兵征讨犬戎是不义之战,只能使两国的百姓和士兵遭受无谓的伤亡,给两国的经济都造成巨大损失。如果能保证让他的外孙将来继承大骆的嗣位,申、扈两族就能保证让西戎人顺服,使西周西部边境永远安宁。周孝王姬辟方考虑再三,觉得这样既可以减免士兵和百姓的伤亡,又可以节省军费的开支,是个好办法。当即承诺,不会支持赢非子回去与申侯的外孙争夺大洛的继位。于是,申侯便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了申侯的调解,同意与西周息兵言和。由于嬴非子养马有功,周孝王把秦地几十里的土地封给他,做了附庸于邻近大诸侯的小国国君,这就是日后统一中国的秦朝的发源地。但姬辟方没有能等到实现振兴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

*周夷王,姓姬名燮,周懿王之子,周孝王侄孙。《史记》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彳屖王。在位30年,病死,庙号夷王,葬处不明。从史料看,周夷王有双重性格,既懦弱无能又凶狠善战。如《纲鉴易知录》载:“天子始下堂见诸侯,觐礼废。”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燮几次派兵征讨,虽未能根除但也胜利的斩获马匹。“(夷王)七年,命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竹书纪年》)

《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但据《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哀公时,纪侯向周王诬陷哀公,周王用大鼎煮死哀公。

*周厉王,姓姬名胡,西周第十位国王,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他在位期间,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特别是猃狁的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厉王好利,对劳动人民横征暴敛,并任用同样″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将至″的荣夷公为卿士。而且在周共王实行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天子也实行“专利”。所谓"专利″就是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霸占为己有,不许人民樵采渔猎。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各阶层的不满,特别是触犯"国人″(邦人)的利益,国人中大多是平民。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平时参加农业生产,战时要"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兵役和军赋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对外战争和赋敛有增无减,他们的负担与日俱增。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史记.周本纪》载“王怒,得卫巫,使 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 王益严,国人莫敢言, 道路以目。 ”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怨言虽然减少了,但诸侯都不敢来朝见,百姓彼此道路上相见也不敢说话,只以眼色示意。国内各阶层矛盾日趋尖锐,百姓痛苦不堪,所谓“民之贫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公元前841年,镐京的"国人″因不堪厉王酷政而举行了武装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渡过黄河,逃奔于彘,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厉王的太子静,躲藏到召公家,起义者们追至召公家逼迫召公交出太子静,召公无耐以己之子而换太子,才保住了太子静的性命。厉王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直至共和十四年,立太子静为宣王。

*周宣王,姓姬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中国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前827年——前781年),宣王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

首先政治上不独断专权,国家大事与大臣共同商议,重任毛公瘖等贤臣。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毛公所铸的青铜器毛公鼎(今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刻有铭文32行共499个字,清楚的记述了周宣王为励精图治,中兴王室,革除积弊,册命重臣毛公瘖委以定国安邦以及管理周天子家事的重任,并授予他宣示王命的专权,又特别申明,凡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以谕告大臣们不予执行,继而又告诫、勉励毛公不要懈怠懒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侮鳏寡,要忠心辅佐王室,以免遭丧国之祸。

经济上取消了厉王时的"专利″,放宽了山林川泽的控制,宣布"不藉千亩″,废除藉田典礼,这使部分国有土地上的奴隶转化为"隶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有所恢复。

军事上宣王力主讨伐侵扰周朝的西戎、西北的猃狁,派尹吉甫征讨徐戎,命方叔带兵攻打南方楚,命召虎率师攻伐东南淮夷,历经16年苦战,才征服这些部落扩大了周王朝版图,宣王还将新征服的土地赏赐给召虎、申伯、伸山甫等功臣。周宣王很看重秦嬴这支力量,并任用第四代家主秦仲征伐西戎。秦仲战死,反使秦嬴军队空前团结,秦仲的5个儿子率领军队加上周宣王七千正规军大败西戎。秦庄公受封西陲大夫,犬丘土地也划归秦嬴名下。

由于宣王的征战“复先王之境土”,与周共王时期割让土地导致日渐衰落的局面形成对比,所以后世称之“宣王中兴”。 宣王晚年,不断的对外战争,使国力损耗。据《史记.周本纪》载:“宣王既亡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仲山甫谏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听,卒料民。”,由于宣王丧失了征伐南方的军队之后,财力和人力严重匮乏,他想在太原直接统计民户,也就是那些还没有被国家控制的各级贵族手下的“隶农”,并按人头收税和服兵役。仲山甫劝谏说:“民户是不可以由王直接加以统计的。”宣王不听,还是对民户进行了统计。但此举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周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姓姬名宫湦(湦一作涅、湼),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他继位后,并没有进行必要改革和有效措施,以减轻民众的负担,缓和内部矛盾,反而重用虢石父等“佞巧、善谀奸利”一类的奸臣,专门搜刮民财,进一步激化社会予盾导致"民率流亡″。“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前780年),关中发生大地震,有一位叫伯阳甫的人认为这是周朝将灭亡的征兆。幽王三年,绝世美女褒姒入宫,受幽王专宠,不久怀孕,褒姒生下一个儿子伯服。于是幽王废其正室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伯服做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申侯对于自己的女儿申后被废十分恼怒,幽王十一年(前771年)他联合缯(zèng)国、勾结犬戎对幽王兴师问罪,联合进攻周朝都城镐京。幽王虽然烽火报警,可是周幽王当年“烽火戏诸侯”的恶作剧,使各国诸侯害怕再次被戏弄,都没有发兵前来勤王。镐京被攻下,幽王带褒姒逃到骊山山麓被戎人杀死,褒姒被掳(一说被杀)。从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杀,统治了约250年的西周王朝就这样灭亡了。等到镐京失陷,幽王被杀的消息传到诸侯们那里时,才纷纷组织勤王之师。其中卫(卫共伯)、晋(晋文公)、郑(郑武公)、秦(秦襄公)诸国部队联军在镐京城下击败戎兵。一直在申国避难的原太子宜臼被立为国君,史称平王。因为镐京已残破不堪,只能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此一年是公元前770年,周王朝已经失去驾驭、控制四方诸侯的权力。

周幽王基本结束了周王朝,在中国历史浩瀚长河里的统治之旅。从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开始,历史进入波诡云谲的,长达五百五十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自此,礼崩乐坏的古中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遵从残酷的丛林法则,东周天子便成为各路诸侯争霸的政治傀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

读史手记11:春秋篇

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53年,即东周时“周王衰微,诸恃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自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其领土范围只有雒邑(今河南西部)周围一二百里,相当于一个小封国。各国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但由于周王还保存了“天下共主”的名义,于是称霸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扩展自己的势力。

当年周武王、周公旦曾经共举行两次大型分封,诸侯国众多,但在春秋时期能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者为数不多,其中这里着重介绍十二个诸侯国:郑、齐、晋、宋、卫、陈、鲁、秦、楚、燕、蔡、曹。

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国的政治地理架构是军国架构,由天子之师的行军序列转化而来。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天子之师的野战行军序列是:前军,由太子统领;中军,由天子统领(天子兼领前、后军);后军,由庶长子统领。得天下后,没有了野战,天子之师的前、中、后三军随即转化为东南军区、中部军区和西北军区。天子本人驻跸中部军区(河洛地区),太子驻节东南军区(总部设在曲阜),庶长子驻节西北军区(总部设在幽燕地区)。周王室沿袭黄帝的做法,武王代文王,驻守河洛地区;周公代太子,驻守曲阜地区;召公是文王庶长子(据《帝王世纪》所记),驻守幽燕地区。因此,鲁国实际上是周代的东南军区,燕国是周代的东北军区。

这一历史事实的文献记载是:公羊隐五年传:“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

周朝初期,诸侯国很多,周王朝把许多宗室和功臣分封到各个战略要地或王室周围,以达到屏藩王室和开疆拓土的职责。

*郑国(前806年-前375年)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郑桓公于周幽王时任司徒,觉得见王室多故,大难将至,遂迁徙其民于 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今河南荥阳一带。后来郑桓公死于国难,他的儿子郑武公灭东虢国和郐国,定都于溱洧间,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仍用郑名,后人为区别始封之郑称之为新郑。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先后任东周的卿士,掌握了王室大权。新迁城址是据有四通八达的天下形胜之地,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优势使郑国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强盛。在军事外交上,他实施“远交近攻”策略,拉拢齐、鲁两国,打击和削弱卫、宋、陈、蔡诸国,并一度灭许国。在政治变革上,公元前543年,正卿(相当于宰相)子产主持制定了一套国家法律——刑书。刑书先是写在竹木简上,由国家的官吏掌握施行。公元前536年,子产下令把刑书铸在鼎上,放在王宫门口,让全国百姓都能够看到这个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通过一系列的扩充领地、侵伐诸侯,郑庄公时期的郑国逐渐形成小霸局面。

*鲁国,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华夏族(汉族前身)人,因此鲁国的主体民族是华夏族和当地的夷族。鲁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鲁公即鲁侯。"鲁″的本意是鱼儿摆尾,周公旦之所以封鲁,是武王希望他游进东夷集团这个“大海”,发挥鱼儿摆尾的天性,左右扫荡敌对势力。所以,“鲁”就是扫荡东夷敌国的意思,与其东南军区的职责相吻合。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而淮夷、徐戎作乱,伯禽作肸誓,平徐戎,定鲁。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经三十六位国君,历史八百余年。国都曲阜,疆域主要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

历史上,鲁国有过几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的事件(长幼之乱),始作俑者或者可以追溯到周宣王。

鲁真公薨,其弟敖立,是为武公。武公有长子括、少子戏。

武公九年,武公带着两个儿子,西去朝拜周宣王。宣王很喜欢戏,于是作了件荒唐事,他要立戏为鲁国的太子。王的卿大夫樊仲山父就说,这个废长立幼,不合规矩。不合规矩而您一定要做的话,日后鲁国一定会违背您的旨意。违背了您的旨意,那就是要讨伐的。不讨伐的话那对您的威信有损。要真发展到那个地步,对大家都不好。您看,是不是别下这个命令呢?

周宣王很不满,谁是天子啊,他不顾重臣意见,下了命令就立戏为鲁国太子,日后当鲁国的国君。鲁武公有点郁郁不乐,回到鲁国后就死掉了。于是太子戏立,是为鲁懿公。

果然,懿公被他哥哥括的儿子伯御带着鲁人干掉。伯御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鲁国国君,最后被周宣王发兵给伐灭了(古时交通不便的缘故?因此那么久了周宣王才知道?此事,存疑)。

周宣王把伯御给诛杀了,就立懿公戏的弟弟称,是为鲁孝公。那个时候起,周天子的威信日益下降,而诸侯国弑其君的事情时有发生。

前256年,楚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军弱小,不敌,被楚军打得人仰马翻,不久后楚军大破鲁国首都的守军,攻入城池,将鲁顷公废掉,鲁国至此亡国。

*齐国出现于西周时期,当时周武王为酬谢为周朝的功臣和宗室而封吕尚于齐(今湖南),后来由于三监之乱的发生周公被逼东征,最后将齐国迁到现今山东半岛一带。国君姜姓,吕氏,故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武王封师尚父于齐。师尚父即吕尚(即姜子牙),又称太公望,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周朝开国功臣之一。其女邑姜为周武王夫人,生周成王。按照《春秋》的笔法,齐国是侯爵。

“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是在经济上,齐国成了大国。

武王崩,成王就位,周公旦摄政。管蔡作乱,淮夷叛周;周天子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获得征伐的权力,所以,在政治上,齐国也成了大国。

首先,姜子牙为齐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他的民族政策搞得好,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再用周礼予以同化,此后“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使齐国由地薄民寡的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经济富庶、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姜氏在齐国世代为王好不兴旺(直到战国)。

其次,齐桓公姜小白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联合中原诸夏,讨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从而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管仲进行了四民分业的政治改革,把商人提高到与士、农、工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城乡居民分区管理以便服兵役、纳粮税,“叁其国而伍其鄙 定民之居 成民之事 陵为之终 而慎用其六柄焉”(《管子》)。推行了一系列轻税免税措施和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驿站、免费提供食宿等热情服务措施,齐国才出现了‘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商贾归齐如流水’的经济局面。

再次,晏婴执政期,晏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执政达48年之久。由于他卓越的治国才能,躬身力行的作风,虽遇庸君,但却维持了齐国的一代盛世,史家把他所处的时代与桓公时代并称桓景盛世。晏婴施政坚持了四顶主张:1、任人唯贤,不私于亲;诛不避贵,赏不避贱;2、赋敛权有无,均贫富,耕者十取一,减轻百姓负担;3、“君商渔盐”,国家努力发挥地利优势,搞活流通,增强国力;4、弛严刑苛法,尚仁治并辅以法。

所以说齐国是贯穿整个春秋(东周)历史的强国,没有哪个国家的影响力能跟齐国相比。论百姓富足程度,齐国是诸国之冠。所以说齐国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超级大国绝对不过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