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一生被贬多地,山谷词彰显逆境情怀|宋词佳作欣赏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cf848e787f904bd2.png)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年间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先是因修《神宗实录》获罪,后又因作《承天院塔记》,被以“幸灾谤国”罪贬往宜州,卒于贬所。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诗与苏轼齐名称“苏黄”,词与秦观并美,为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精华录》等,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934c93661428ae4e.png)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黔中:黔州,治所在今重庆彭水。鬼门关:在今重庆奉节县东,因地势险恶而得名。气岸:气概昂扬。华颠:白发的头顶。戏马台:故址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晋时刘裕曾会将佐群僚于戏马台,当时著名诗人谢瞻、谢灵运各赋诗一首。两谢:指谢瞻、谢灵云。拍古人肩:追踪古人。
该词写于作者被贬的黔州,通过重阳即事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志坚的乐观奋发的精神。离家万里,连日下雨,天如漏了似的,屋外积水居室终日仿佛乘在船上一般不得出门。重阳节那天居然天晴了,可以在鬼门关外蜀江前登高痛饮,当然兴奋。此乐不仅“催醉”,老翁还不怕人耻笑,白发上插了菊花,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作者虽身经忧患却气度傲岸,读来凛然而有生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d1287c22a8da970f.png)
念奴娇
断虹霁雨,
净秋空,
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
谁便道,
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
垣娥何处,
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
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
晚凉幽径,
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
家万里,
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
江南江北,
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
坐来声喷霜竹。
【注】修眉:以美女的长眉比远山。桂影扶疏:传说月亮上的桂树枝繁茂,意为圆月清晰明亮。姬娥:月中嫦娥。醽醁:代指美酒。金荷:荷叶形金杯。尊:酒杯。老子:老夫,自称。孙郎:客人孙彦立,善吹笛。声喷霜竹:指乐曲声从竹笛中传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a42df5d143974bd9.png)
作者被贬戎州(今四川宜宾),那年八月十七日与一些青年人在张宽夫园饮酒赏月,由客人孙彦立吹笛助兴。该词就是为记此事而作。上片写景。雨洗净了秋空,染绿了远山,天空出现彩虹,景象清新异常。作者对今晚的月色特别感兴趣,接连用三个问句发问月中桂影依旧很浓,又怎能说今夜的月色不够圆满万里碧空,嫦娥啊,你从哪里驾着美玉似的月轮而来月亮啊,你又为谁偏照杯中的美酒而发出皎洁的光辉作者对月萌发了浓浓的雅兴。
下片写宴游。一群青年人跟着我在张园清幽的林中小径上散步。让我们把荷叶形的金杯斟满,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这样的开怀畅饮。老夫平生漂泊江南江北,最爱听临风吹奏的富有高亢旋律的曲子。最后以孙郎感遇知音,微笑着,坐着吹奏竹笛作结,使人有余响不绝之感。全词写景,景象清远高阔抒情,豪迈洒脱,表现出作者身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88003dfb49524581.png)
清平乐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注】无行路:没有留下行踪。因风:趁着风势。
这是一首构思奇巧、想象丰富、清新活泼的惜春词。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忧伤,由问“春归何处”转而寻春,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但春天的踪迹又有谁知?许黄鹂能知道春的去向,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现。黄鹂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却得不到回答,心头的忧伤之情愈发加重了。当看到黄鹂趁着风势飞过夏季开花的蔷薇时,词人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去夏来的现实。词中蕴含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把作者惜春的心态写得活灵活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9d1d7c2673a435f5.png)
诉衷情
一波才动万波随,
蓑笠一钩丝。
金鳞正在深处,
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
信还疑,
上钩迟。
水寒江静,
满目青山,
载月明归。
【注】金鳞:指鳞光闪闪的鱼。迟:慢。
词写渔父的生活。孤舟上一个蓑笠翁,垂钓于寒江上,钩入水动,激起的波纹环环相随。鱼潜水底,为了钓得"金鳞",渔父不惜垂丝千尺。此时此刻,渔父专注于水下的鱼,仿佛感受到鱼就盘旋在钓钩左右,吞饵又吐饵,迟迟不上钩。水寒江静,满目青山,一船明月,景象澄静淡远。渔父其志不在鱼,而在置身江天、脱落尘率的逍遥生活。这是作者几遭贬斥,有感于人生的坎坷,在心中幻想出一个逍遥超脱的境界,所谓"渔父家风",也就是他当时的追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92ab2a864ab984b7.png)
诉衷情
小桃灼灼柳鬖鬖,
春色满江南。
雨晴风暖烟淡,
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
水挼蓝,
翠相搀。
歌楼酒旆,
故故招人,
权典青衫。
【注】鬖鬖:本意是形容毛发下垂,这里形容柳条纷披下垂。醺酣:形容使人陶醉。黛:青黑色的颜料。挼蓝:浸揉蓝草作染料。借指湛蓝色。挼蓝:浸揉。旆:旗。故故:特意,故意。权典:姑且当掉。
这是一首写江南春景的小令。桃花盛开红艳艳,杨柳垂拂飘荡,江南遍地春色。宿雨初晴,惠风和畅,烟蔼淡淡,春光如醉。雨后山色浓如泼黛,水色湛蓝,青山绿水相映,景色宜人。更诱人的,还是歌楼上的酒旗飘动,仿佛特意在招惹人,即使是当掉春衫换酒,也是值得的啊!这首词是写江南春天诱人的景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443b486dee7a7985.png)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
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
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
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
红露湿人衣。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8fe54cd935332575.png)
坐玉石,
倚玉枕,
佛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
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
明月逐人归。
【注】瑶草:仙草。一何:何其、多么。碧:碧绿色。武陵溪:借指仙境。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浩气展虹霓:胸中的浩然之气有如天边彩虹。红露:花上的露滴。倚:斜靠。金徽:琴徽。谪仙: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指李白。《新唐书·李白传》“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白螺杯:用白色螺壳制成的酒杯。
这首写春日出游的词,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上片描写春景,宛然神仙世界。下片抒情,表现主人公孤芳自赏、高蹈遗世的情怀。通篇意境高华超迈、全无尘俗气,用典也十分贴切自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000fa5caf82791be.png)
鹧鸪天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
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
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生晓寒:一作“破晓寒”。加餐:多吃些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无复道,努力加餐饭。”牵挽:牵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68c5ac643230f8e2.png)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至涪州(今涪陵),元符二年(1099)徙戎州(今宜宾)。史应之是黄庭坚在戎州结识的朋友,授馆于人,落魄无检,与黄庭坚志趣相得,互有唱和,《鹧鸪天》即重阳节时酬答史应之的。黄庭坚被贬,历尽艰辛磨难。词人抑塞不平、愤世嫉俗,却又不甘随时媚俗、折节事人,而沉湎歌舞美酒、举止狂放正是这种复杂心绪的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c0fe386cd33affff.png)
鹧鸪天
紫菊黄花风露寒,
平沙戏马雨新干。
且看欲尽花经眼,
休说弹冠与挂冠。
甘酒病,废朝餐。
何人得似醉中欢。
十年一觉扬州梦,
为报时人洗眼看。
【注】戏马:指驰射。“且看”句:杜甫《曲江》“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弹冠:指准备出仕,含贬义。挂冠:指辞官。
酒病:指饮酒过量,沉醉如病。“十年”句: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62d948bab15ac4b6.png)
作者酬答史应之的词共三首,这是第三首。这首词除了表现作者的悲愤和傲岸,还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人生意义的体认及对时人的轻蔑。虽时时以酒浇愁,旷达的襟怀仍然使作者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和可贵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