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到底如何过才算值得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天使庄园

上一篇讲到我有一个勤劳节俭,能干利索的婆婆,但就是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婆婆切嫁了一个跟她性格迥异的公公。

有时候我就纳闷,这老两口三观如此不同,竟然也磕磕碰碰的过了大半辈子。至于如何不同,我来说几件有关我公公的小事情。

在他们那个年代,家庭出身成分是特别讲究的。我的婆婆娘家是大地主,那时候被批斗得很惨,不仅失去所有家产,被迫投奔到乡下亲戚处避难。

我的公公就是村里的贫困户,婆婆说那时候嫁给穷哈哈的公公也是想着用她贫下中农的家庭成分挡一挡,少受一点罪,这一层意思估计公公也是心知肚明的吧,仗着这点优越感,公公做事情向来都是我行我素,从不听婆婆劝告。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逐渐长大,老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真是没错。每天辛苦挣的工分换来的粮食并不足以养活一大家子。

婆婆托人找了一个当时很少人做的行档,就是当屠夫,她让公公和另一个伙计一起杀猪卖。

那伙计是个精明的家伙,每天收市之后,若是剩下猪肉没卖完,他就算计着盈利自己把钱分走了,把卖剩的猪肉折利算给公公。

以前的人都少油水,想着有肉吃自然是高兴的,公公呢也不过脑子,每次都高兴的扛着肉回家去。

婆婆气不打一处来,本来指望着公公做点副业,能攒点钱换些柴米油盐,也可以做些长久打算,不成想公公只管这眼前口福,照样如此,听我先生说,那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在睡梦里都飘着肉味。

可是这样的生意如何做得长久呀!不多时连投进去的那点本钱都吃完了,伙计以此为借口把他踢了出来。这下肉也没得吃了,忙活大半年钱没挣着本也折进去了,把婆婆气得不轻,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婆婆脑子活络,那时候少有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她想办法置了一辆板车,好说歹说让公公收旧货。公公觉得丢不起这人不愿意去,但又经不起婆婆唠叨,勉强开始做了一阵子。

听我先生说那效益还真不错,每天都有几块钱进账,要是这么一直做下去,本钱很快会回来还小有富余。可惜公公总是个只顾眼前的人。有几次走街收货,乡里乡亲的见了他就笑话他,挖苦他做这个下下行当。公公经不起嘲弄觉得丢面子就又罢工了,任凭婆婆说破了嘴也不再去,此事就又这么黄了。

后来婆婆开始种菜、卖菜,想指望公公帮点忙那是要千求万求,还要看他老人家心情好不好,心情不好免提。

最近婆婆来到我这里等我待产,惦记着先前地里种的菜荒废了可惜,想让公公拉到集市去卖,公公说:我又不吃几辈子,那么累干嘛,死了不值得!然后照常每天吃饱饭背着手到村里找人打牌去了,婆婆也没有办法,由他去了。

正是公公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人这一生到底要怎样过才算值得!

我婆婆代表着老一辈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相信勤劳致富,舍得这一身的力气拼一拼。而公公则代表着现如今农村里那些好逸恶劳得过且过的一类人。他们信奉“安乐”教,觉得那些成天忙忙碌碌的人是傻子,一辈子劳筋伤骨,没有好好享受过生活,死了不值得!只有像他们这样,每天晃晃荡荡,有吃吃有喝喝有玩玩,要安乐过一辈子才算值得。

想说这个话题,是发觉这个挺有意思的,像我公公和婆婆这样的两种思想在农村真是蛮典型的,且这两种人互相看不顺眼。

但纵观几十年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差距越发大起来,肯卖力肯动脑子的都走到前面了。

而那些成天游手好闲的主即不愿意改变又嫉妒别人过好日子,只会说别人是烧了高香走了狗屎运。

我想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