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朋友圈 | 参寥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作者: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479/34645e31a58f60e2.jpeg)
《八声甘州》是五十七岁的苏轼,离杭回汴京时写给好友参寥子的。回到朝廷以后的结果如何,将来的得失祸福如何,不可逆知。你看他这首词: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现在我年岁已经老大了,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后边你看他的转折。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他说我现在难以忘记的是,当春天在美丽的春山之中,当空濛的晴翠的山峦烟霭的霏微之中,我在西湖跟你在一起的生活。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在这么好的西湖,这么美的风景之中,我碰见你这样一个知音能诗的好朋友,像我跟你这段遇合,是千古难求的。可是现在我要离开你,我也要离开那春山好处的西湖,去到朝廷之中,是祸是福,不可逆知。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谢公,晋朝的谢安,官至宰相,可是后来受到猜忌,出官到新城去。去的时候,谢安造了泛海之装,说将来要从海道回到故乡会稽东山去。可是,不久他生病了,被人从西州抬回。谢安死后,他的外甥羊昙非常哀痛,从此不从西州门经过。苏东坡这里写得很悲哀。他说我跟你订一个后约,有一天我要离开汴京,将从海道回杭,希望能如愿以偿。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希望我不要死在那边。送我走以后,我就死了,你再经过首都的西州路,为我流下泪来。我希望我们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可是,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惠州,被贬到海南,据说参寥子曾经不远千里追随寻访他。
以上摘自叶嘉莹著《唐宋词十七讲之苏轼》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479/ef64237a813fb06e.jpg)
读词有感:
参寥子是个出家人,苏轼第二次任杭州太守时,把他请到杭州一个寺院做主持,视之为知己。两个人约好退休还于江南,就像谢安说的:雅志莫相违!可人生就是有很多变,外在的环境不是你能控制的,尤其是生老病死,生离死别,参寥子是个方外之人,大概是更懂的,人生的这个变,你不用特别感伤,不用刻意去维持这个变,当你看到人生的这个现实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多的情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哪能控制啊,我本想留在杭州,但是太后一定要我回汴京,所以我只好回到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