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堂:蒸一笼彩饽饽
“做春燕,捏龙凤,描花画叶欢吉庆……”孙雪堂大姐用双手在方寸间的面团上揉捏出一段不能割舍的面塑情缘。
文·图/刘志刚
中华龙气势如虹,牡丹花娇艳欲滴,大红鲤鱼喜庆吉祥……在方寸间的面团之上,以手揉捏白面、重彩着色而成的“胶东花饽饽”,粘着一股胶东大地浓烈的民俗韵味。
巧手捏出形态万千
在坑洼的乡道上颠簸了近200公里,来到了依山而建的朱桥镇山上贾家村。裸露的山石上已经铺了一层薄薄的雪,与冬日严寒格格不入的是胡同里那户热闹的人家,这是面塑艺人孙雪堂大姐的家。
临近年关,来往孙家定制面塑作品的人很多,孙雪堂的老伴、女儿忙里忙外,却唯独不见其本人。得知我们来意,大女儿走向院内一间不起眼的偏屋,掀开厚重的棉帘引我们进屋。虽然对于孙大姐的“声名”我们早有耳闻,但看着这满满一屋的面塑,还是颇为震撼。大姐年近70,只要拿起彩色的面团,她就像个痴迷于玩具世界的孩子,对人来人往的热闹小院全然不觉。
“年轻人要结婚,在我这里订做了一对鸳鸯。今天上午要蒸好,下午就上色了。”搓、捏、切、压,在与我们攀谈的同时,大姐手中一连串的动作一刻未停。
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群仙祝寿……“这些都是四邻八方的乡亲们定做的,一进腊月门,就忙得腾不出手来,要忙活到年根儿了。”大女儿笑呵呵地说完,赶紧给母亲打起了下手。
环视一周,在靠窗的笸箩里放着一件刚刚完工的面塑,似龙非龙,藏尾盘坐在莲花底座上。孙大姐介绍道,其实乡亲邻里都不说“面塑”,而称其花饽饽。这个花饽饽就是当地的特色——圣虫,也叫“神虫”。古代百姓想沾些御用之物的吉祥气,于是对“龙”进行一番加工,给它改了名字,演变成现今的“圣虫”。逢年过节、盖房上梁、寿喜宴请等,都会摆上“圣虫”作为吉祥物供奉。“这只是个小型的圣虫,有时新房上梁做的圣虫要用三四十斤面呢。此外,还要做对狮子、鲤鱼等摆放在‘圣虫’的两侧,而这些小吉祥物也各有寓意,代表着屋主的心愿与期望。”
可以食用的艺术
孙大姐制作面塑,选用的都是精面粉,没有任何添加剂,一年下来能用近2000斤。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面塑并没有模子,都是她亲手揉捏出来的。做面塑需要质地很硬的面,因此揉起来特别费劲。“做花饽饽比下地干活还累,揉面是将面粉、糯米粉、糖等放在盆中和匀,再徐徐倒入开水搅拌,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达到面光、手光、盆光,弄得我颈椎特别疼。”揉好的面用工具搓、切、剪制作成型,在锅里蒸熟,风干一天,接着用从纯植物提取的可食用颜料上色,作画,刷油,“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啊。”
在屋子角落里摆放着孙大姐曾在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作品《好客山东》。虽然完成于3年前,但是面塑中的花蕊、黄瓜刺等细微之处依然清晰可见。我们不禁询问这些花饽饽的“驻颜术”。
“我用的是烫面,就是先用沸水和面,在和面的同时加上自己的秘方配料,让面有劲道,不松垮。这样做出来的饽饽既不开裂也不褪色,能保存好几年呢。”
孙雪堂大姐的面塑作品有着自己清雅醒目的特色,注重保留发面本身的黄白,着以粉红、青绿、幽黑色为主,再进行局部点染彩绘,深得留白艺术的神韵。因为在她眼中,做面塑也好比人的一生,要保有本色。
难解一份情缘
孙雪堂大姐现在已然是“职业面塑人”了,但今日的光景,她自己着实没想到。“小时候,家家都会做花饽饽,我也跟着母亲学习。”但是大部分人只是逢喜事才得空去做,样式十分单一。而孙大姐对此却十分上心,没事就研究面塑新的样式,制作新的作品。但是这份热忱别说外人,即使在老伴眼中,多少也有些“不务正业”。
2002年莱州烹饪大赛的宣传单发到了村子里,即使老伴儿反对,孙大姐还是毅然决然地背起自己的工具箱进了城。单单几块面团,辅以个把颗黑豆,加上极普通的剪子、梳子、篦子,一堆不起眼儿的生活食具,通过一番揉面、搓面、捻面手法,在她的手中竟化身出一条设色浓艳的鲤鱼。夸张的头部比例,愈显尾部的动感,灵动活泼气韵尽传。在这次大奖赛中,孙雪堂获得了“民间面点艺术一等奖”。
“当时很多老师对我做的东西很感兴趣,我就向他们介绍。”正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孙雪堂将莱州面塑带到了众人的面前,也让家人对自己的面塑之路彻底改观。
孙大姐作品的创意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想出来的,花了不少心思。既包含传统元素又有自己的创新,深受追捧。“北京一个大学的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直接找到我家里来,想要我教她们做面塑,在我这儿整整待了一天才走。”大姐说到,“我现在身体感觉还行,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考虑找个地方办个学习班,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加入。”现在面塑艺术已经被列为莱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莱州面塑艺术可以走得更远。
“老伴咱来段儿《小姑贤》?”这是老两口多年来的默契,晚饭过后,一个拉琴,一个就韵腔拿调唱起吕剧。“为人在世莫当家,想起来当家我是心乱如麻……”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小院里,又传出了袅袅民间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