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
伪意识流的尝试!
我是在周五的中午想到的这个题,敬畏。
那天我正看完饭统戴老板——一个公众号——的推文,推文里面介绍了一个叫郭磊的市场经济宏观分析师,他谈到分析预测的作用,是从很多种可能性里面排除概率小的,保留概率大的,然后用保留下来的预测用以指导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分析师是一小群人,然而这一小群人影响的却是数百万亿的资产流通……
郭磊还谈到预测并不是“预言”,市场的预测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一定的随机性,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然后,他说到了要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要尽可能的多在预测里面加指标,尽可能的利用客观的逻辑多加以分析和验证,以增大正确的概率……
敬畏一说,让我想起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不禁问自己,敬畏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人需要敬畏,敬畏又是如何产生的?
为此,我不得不不断的回溯。回溯敬畏最开始的含义是什么?最直白的一个解释就是敬重且害怕。
人,敬重某种东西,一般是由于道德原因,是能从这种东西上获取某种好处或者认可的;而害怕某种东西,一般是由于某种关键利益被对方掌控住了,最关键的比如生命这一利益。
我想起古人都是有敬畏之心的,而且我们中国人尤其看重,那么他们的敬畏是从哪儿来的呢?
最开始,应该是大自然。那时人们的生命财产均依靠大自然,所以对大自然产生足够的敬畏。
再然后,是上等人。这些人可以是道德加身,可以是钱财无数,总之,他们有话语权,能够决定他们的某些利益得失的,得则敬,失则怕。
最后,应该是规则。规则可以是一切,宗教,鬼神之说,法律,道德,都是规则这个范畴内的,它们都是由人们经过思考抽象出来的。
这么说来,人们通过敬畏,可以少失多得。现在,有人说现代人就是因为没有敬畏,所以才做出那么多出格的事儿。
可是,敬畏真的能防止么?敬畏其实好坏参半,好处在于让人“不懂的不要碰”,可以规避损失风险;坏处在于敬畏过于感性化和绝对化,一旦对于一个错误的规则产生敬畏,那么灾难就降临了,比如欧洲的中世纪时期,比如文革十年。
所以呢,去敬畏化,加敬畏化,其实都是思考、处事简单化。再直白点儿就是随大溜儿。而世事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许初衷是对的,可是一步一步走下来,一步错,步步错,结果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人当然需要敬畏,有了敬畏才能让人怕犯错,但是人更需要理性,理性能够分析你的敬畏是用来警告自己不要过度自信,还是用来盲从他人。
我觉得,中国人不需要去敬畏化,也不需要加敬畏化,而是需要理性化,更需要理性之后的自由。
深夜赶出,文章已破烂不堪,实在是初衷虽好——跟随意识分析全角度的敬畏,启示自己该敬畏什么,不该敬畏什么——然而时间忙起,只得先行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