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课堂 | 别让“不合理信念”毁了你的大学
一个学生在上完就业指导课后给我发来了如下邮件:
进入大学才发现,大学与高中的生活完全不同!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去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决择。可是,我发现自己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大学太大了。我不知道要选择怎样的人生。
同时,我发现自己以前的兴趣没有了。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讨厌这样没有目标的生活。我不喜欢随波逐流,但不知怎么标新立异,思想总是存在矛盾。比如说:我要自己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以便读英语,可是闹钟六点响的时候,我总是把它关掉!即使有时按时起床了,那也不过是一时的严于律己,一时的心血来潮。
我曾认为这是懒惰,可我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我认为这是缺少动力,没有约束!有时想得太深甚至会认为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我心情畅快的时候是很清醒的,可郁闷时也会有偏激的想法!您说我该怎么办?
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可我这样没有目标的生活连我自己都对不起,也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
我觉得他的问题在大学生中非常典型,在回复了他的邮件后,我也想跟大家谈谈如何避免“不合理信念”对同学们大学生活的不良影响。
什么是“不合理信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Ellis)认为,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不合理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客观,其主要特征有:
1.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
即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其不合理在于:
人们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获得成功,既是某件事取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而一旦这样的现实出现,持有此类信念的人就会受不了,因而产生情绪上和行为上的障碍。
2.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一方面,表现为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以某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己的整体价值,其结果往往是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一点对不住就认为他坏透了,完全否定他人,一味责备他人,从而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艾里斯认为,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强调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3.槽糕至极论(Awflizing)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艾里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对遭遇它的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
根据艾里斯的理论,我将上面那个同学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种不合理信念。
过分概括化:我找不到学习的动力
这个烦恼,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为普遍,也最为典型的烦恼了。
表面上看,大家的确有足够的为此烦恼的理由。大学与高中生活完全不同,相比高中时的“高考——上大学”的单行线,大学里的选择太多了,随时拐弯甚至掉头,很多人完全找不到北,所以就有了“我找不到学习动力”的困惑。
如果我问你:
“既然大学生活这么让人苦恼,你愿意离开大学,重新去读高中吗?”
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我的问题很可笑。
“重新去读高中?你别开玩笑了!大学再不好,也比高中强得多。打死我也不会重新去读高中的!”
——你很可能会这样回答我。
既然如此,同学们所认定的“我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合理信念。
为什么不合理?因为它并不是真的。
同学们目前在做什么?不是正在大学里学习吗?
没有人会做自己完全没有动力做的事。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你早就离开大学,该干嘛干嘛去了。既然你现在还留在学校里,就说明你一定有这样做的理由。
你的问题不是“找不到学习的动力”,而是你没有经过仔细审察,就盲目认同了这个过分概括化的想法。换言之,你只是因为有时觉得学习缺乏动力,便否定了整个大学学习本身。
请你闭心眼睛,静下心来,认真问自己:
“真是这样吗?我真的找不到一条留在大学里学习的理由吗?我能百分之百肯定这一点吗?”
先不要急着回答,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一静。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也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合适解决你的问题。你的心知道所有有关你问题的答案,只是很多时候,你没有给自己机会,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
也许五分钟,也许十分钟,你的学习动力会自动从你心里浮现上来,与你相遇。将来找一个好工作,离开家看世界,学知识,交朋友,满足父母的期望,给弟妹做个好榜样,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有当年支持你考入大学的理由,其实都可以成为你目前在大学里学习的动力。
你仔细想想,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事实并不是这样,那么,支持你在大学里学习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找到答案请写下来,方便提醒自己。
绝对化的要求:我应该早起读英语
晚上定好闹钟准备第二天大早起来学英语,早上闹铃响了,挣扎半天还是接着睡了,然后一整天都为此愧疚和自责,什么也没干好。上大学时,我也曾经和大家有过同样的苦恼。
一件事情你希望自己做到,却总是做不到,那么原因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
你并不是真的想做。
为什么你会自觉地去吃饭?因为你饿啊。
为什么你会在冬天穿上棉衣?因为你冷啊。
为什么你可以凌晨起床去赶火车?因为你想回家啊。
为什么你不能早起读英语?因为你不需要啊。为什么你不需要,因为事实上,你没有做到啊。
你应该早上六点起来读英语,真是这样吗?
“应该”是一个可怕的词,不断在我们生活中制造紧张和痛苦。早上六点,你正沉浸在美梦之中。闹钟一响,“我应该起来读英语”的念头呼啸而至,像一发重磅炮弹,瞬间就把你安宁和平静炸得粉碎。你要么关掉闹钟,在愧疚和自责中继续睡觉;要么不情不愿地爬起来,在呵欠和怨恨中勉强读着英语。
——仅仅因为相信了“我应该早起读英语”这个绝对化的要求,你本来可以无比美好的一天,就只能这样痛苦地拉开序幕。
是的,我应该早起读英语,这个信念并不合理。为什么?因为事实上,你做不到啊。这样和自己较劲,除了给你带来痛苦和烦恼外,不会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在早起的闹钟后想的是:我需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拿到学位证。如果我能够早起读英语,我通过四级考试会更容易一些。
——想到这些,是不是比“我应该起来读英语”这发重磅炮弹更能说服你从床上爬起来?
糟糕至极论: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我心情畅快的时候是很清醒的,可郁闷时也会有偏激的想法。”
这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时的理由。姑且不谈这算不算得上是心理问题,即使真的像你担心的那样,心理有问题,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对遭遇它的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并且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但人们经常看不到这一点,总觉得别人都很好、很正常,唯独自己的想法很可怕,自己的心理很不正常。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将自己不好、不正常的一面暴露出来,每个人看到的别人,都是一个正常的假面。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别人都很好,唯独自己有问题。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提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森田疗法,已成为治疗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疗法,而他在读大学时,正是一名严重的神经症患者。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提出的恋母情结、童年创伤和无意识等概念,成为理解人性的钥匙,而他恰恰是一个有严重的恋母情结的人。
国内著名口吃矫正专家平易,以前就是一名严重的口吃者。他是在进行自我治疗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佛说:烦恼即菩提。心理学家则说:我有心理问题,故我成为大师。
过分概括化: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从小到大,我们是被这样教育的。
你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是不是说,你现在就对社会没有贡献?什么叫“对社会有贡献”呢?工作了、挣钱了、能自食其力了,才算是对社会有贡献吗?不能工作挣钱的人,就对社会没有贡献吗?
仅仅因为目前没有工作挣钱,便否定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进而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往往会导致许多大学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终日活在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之中。对于有这样困扰的同学,我想把下面这几句话送给他们: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
野地里的百合,也不劳苦,也不纺线,也不发愁怎样长起来。
上苍对它们尚且如此眷顾,何况是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天上的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快快乐乐地歌唱,为山河增加秀色,为世界平添动感。野地的百合静静地盛开,悄悄地凋谢,把大地装饰美丽,给人群送去芳香。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生长、成熟、学习、玩耍、实践、探索,给父母以慰藉,给师长以希望,给世界以未来。这些都是你的贡献。
作为一个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你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对社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与其沉浸在“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可我这样没有目标的生活连我自己都对不起”的自责中,不如调整好心态,好好学习、努力实践,尽情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才更对起得辛苦挣钱的父母。
总之,打破了不合理信念的束缚,你就能过好自己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