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穷的本质去找答案
贫穷的本质,这一书熟知时是在2019年,那时我渴望着能解救于自己糟糕的财务情况,留意相关的书籍。
我身边无人有这样的意识,即使有也不在我能触碰的范围内,圈子决定认知想到了这一句话,不止一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而当你有异于身边朋友的念头和想法时,我就知道,我应该去付出点什么寻求更专业的帮助,术业有专攻。专业书籍和付费咨询是最快能获取结果的一条路,而不是盲目去问不涉及这一块的朋友,他她们给出的建议其实毫无用处,就像你想信佛一样,却去问一个以屠杀家禽为生的人,问错人不可取。
可是生活中却又是最多这样子的存在,因为圈子狭小,也因为习惯依赖熟人帮助你来我往的人情,越发的同化。即使你想改变什么,也会被习惯性说服,不是想抨击什么,只是以自己双眼看到的事物得出一个结论,一定会有反对的意见,但思想的撞击和升华本身就不是符合大绝大部份人去走的路。
于自己而言,能够清醒,能够愿意去碰撞思考,能够融会贯通些许,就是我莫大的悟道。
若能渡有需要之人,更是一种福泽,我也知大多人不会被渡也讲究缘,有时也觉得悟和缘真是妙不可言。
书里的前言,我现在记忆犹新,下了决心想用自己的语言尝试去拆读,这样去做能让我更能够深刻理解,也是一种媒介和记录见证,虽有难度,但也很是有意义。
前言我圈中了一些戳中痛处的话,读来愈发的疼痛:
穷人的出场通常只是作为某种励志剧或悲剧的主人公,或令人钦佩,或惹人怜悯,而不是某种知道的传播者,人们不会向他们咨询想法或计划。
特出了穷人悲哀和世人约定俗成的可怕,那是2019年时在书旁批注的感想,如今过了两年仍然有当时强烈的感受。我们对比书里贫穷平均线每人每天16印度卢比,换算为人民币1.4元,各国政府将生活费低于这一水平的人定位为贫穷状态。
那么对比我们中国绝大多数人而言,在这之上。但不可否认也是有存在的,这一标准以金钱上为定义,那么在心智上呢,会不会有反转?很遗憾的是,这样在电视剧里的励志,少之又少。
戳中的字疼痛每天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你接收信息的渠道也会受限——报纸、电视和书籍都要花钱来买。因此,你常常会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信息一无所知。比如说,接种疫苗就可以预防你的孩子患上麻疹。这就意味着,在你所生活的世界里,很多机构并不是为你这样的人去建的。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事有着神似的相符。
HPV的推出对女性来说是福音,加上互联网大力宣传大概有几年,普及百姓受惠,我以为在人人是网民时代应该不会有什么人不知道,至少和我同龄的朋友也是知道的。所以当我自己极其重视并排除万难解决后,兴致勃勃的去姐妹群里分享,结果却让我意想不到!
竟真的有人不知道HPV是什么,一脸莫名其妙,我有些愕然随即热心去找相关的报道发链接,回应寥寥,当然也谈不上重不重视,当时的心情难以言喻没再提起这事。
过了几天和另外一个姐妹雯说电话的时候,无意提起这个事,她说我真的想不通明明年龄和我们一样,手机上网获取信息也是这么方便,为什么不会关注这些身体受益的事呢?还是说因为带娃耽搁了?但她们也都是有上班没有完全处于带娃的状态呢,于是我们一阵唏嘘……
再一次验证,圈子决定一个人接收的信息受限,也就是圈子决定认知。即使互联网发达人人是网民那又怎么样呢,另一个角度来说不主动去关注也依旧受限,这个本质的发现,令我颇为震惊。
而要跳出这种受限的思维,真不是旁人能拉一把的事情,那不够现实。
我能做些什么呢?通过这本书,我带着许疑问去阅读去探索,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结合书里的阐述,再到自己的个人情况,我想我会有一个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