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带春风 裴回乱绕空”
此典句出自唐·刘方平的《春雪》:
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译文: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
你看那雪花落在树枝上,如梨花盛开一般的地方,正是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注释:
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
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
“洛城东”:是当时洛阳城中豪贵宅第之所在。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悯寒诗或讽谕诗,诗中既无直白,也不作对比,只就自己特殊的观照角度,从写景中微示暗讽,发人深思。
“飞雪带春风”首句不说春风吹雪,却道是飞雪“带”春风。“带”字很普通,但用得突兀而不失精劲。
飞雪先行,春风随后,可知是严冬刚过,春风初度,余寒犹厉的季节。
第二句具写飞雪情状,字字都与写风糅合。“徘徊”写出雪片在风里轻缓地旋舞,又似乎冬寒还恋恋不肯即逝;“绕空”显出气流回荡中雪的整体动态,再用一个“乱”字,更给人纷繁迷茫之感。
显然这初春的风雪也并不存心要给人间装点什么美景而来。从画面看诗情,作者此际没有沉浸于自然美的享受,心情似乎是低回、怅惘而烦乱的。
三、四句以“君看”一转,着笔于洛阳城东的雪景。作者只用“似花”一语状美。用花拟雪或用雪拟花,诗中常见。
春雪尤其容易引起人们对春花的联想和期待,韩愈的同名诗篇中就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好句。但作者此时却无意于“似花”之美,而专注于似花之“处”。
与其说他产生了“似花”的美感,更不如说他是按审美经验设想着他人的赏雪快感——洛阳城东的阔人们正在把春雪当春花观赏作乐哩!
刘方平所触目动心之处的“洛阳东”,是唐代东都洛阳贵族豪门的第宅园林集中的所在。春雪只有在这样的大片园林亭榭才能装点出奇艳的景观,也只有权豪贵眷才能尽情观赏。
第四句中一个“偏”字就把着力点转到了这种特殊条件和特有的兴致。“偏”字又与第二句的“乱”字关合:春雪本自乱绕乱落于人间,也竟如同专为豪贵作美,正是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得以偏享。
显然,长期隐居,“不乐仕进”的刘方平,以他较多的平民意识触着了人间不平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