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持续交付2.0 第五章 持续交付的软件系统架构 读书笔记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陈sir的知识图谱

5.1 大系统小做原则

5.1.1 持续交付架构要求

  1. 为测试而设计,强调研发的服务或功能需要易于测试。
  2. 为部署而设计,强调研发的服务或功能需要易于部署。
  3. 为监控而设计,系统设计要易于监控,且易于收集数据。
  4. 为扩展而设计,需要支持团队规模的扩展,同时支持系统自身的扩展。
  5. 为失效而设计,考虑一旦部署失败,如何优雅的快速进行处理。

5.1.2 系统拆分原则

大系统应该由很多组件(component)或服务(service)组成。它们通常以jar/war/dll/gem等形式出现,其粒度比类(class)要大,但是要比整个系统小很多。组件通常在比编译构建或者部署时被集成在一起,而服务可以由多个组件构成,能独立启动运行,并在运行时与整个系统进行通信,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系统进行拆分的原则

1. 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每个组件或服务有清晰的业务职责,可以被独立修改,甚至被另一种实现方案替代
2. “高内聚,低耦合”,使整个系统易于维护,每个组件或服务只知道尽可能少的信息,完成相对独立的单一功能。
3. 整个系统易于构建与测试。
4. 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更顺畅

5.2 常见架构模式

5.2.1 微核架构

微核架构(microcore architecture)又称插件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指软件的核心框架相对较小,而其主要业务功能和业务逻辑都通过插件实现,插件间的通信只通过核心框架进行。
优点

劣势

5.2.2 微服务架构

将单一应用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在独立的进程中运行。服务之间通过restful api 交互。每个服务可以独立构构建部署。
优点

缺点

5.2.3 巨石应用(monolithic application)

也被称作巨石架构,指由单一结构体组成的软件应用,其用户接口和数据访问代码都绑定在同一语言平台的同意应用程序
优势

劣势

5.3 架构改造实施模式

5.3.1 拆迁者模式

指根据当前的业务需求,对软件架构重新设计,并组织单独的团队,重新开发一个全新的版本,一次性完全替换原有的遗留系统。
模式的好处
没有历史包袱。
风险

5.3.2 绞杀者模式

指保持原来的遗留系统不变,当需要开发新的功能时,重新开发一个服务,实现新功能。通过不断构建新的服务,逐步使遗留系统失效,并最终替换。
优势

劣势

5.3.3 修善者模式

指将遗留系统的部分功能与其余功能隔离,以新的架构进行单独改善。在改善的同时,需要保证与其他部分仍能协同工作。
优势

劣势

5.3.4 数据库的拆分方法
步骤

  1. 详细了解数据库结构,包括外键玉树,共享的可变数据以及事务性边界等如图5-10(a)
  2. 先拆分数据库,并按照12.3.2节的介绍进行数据迁移,如图5-10(b)
  3. 数据库双写无误后,找到程序架构中的缝隙,如图5-10c
  4. 将拆分出来的程序模块和数据库组合在一起,形成微服务。如图5-10d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