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很强大?比惰性更强大的是习惯!
1
我的大学是在南昌读的。虽算不得北方,冬季却天寒地冻。每到冬天,空气发白,树叶褐黄,奄奄一息地垂在枝头。北风刮过,就翻个身,散落水泥地上。尤其清晨和傍晚的北风,人称“妖风”,大得可以把行人手中的雨伞吹骨折一大片。
卫生间潮湿积水,成了全宿舍最冷的地方,舍友们若不是憋到迫不得已,几乎不愿踏入里面半步。更别提洗澡了。舍友们都是几天才洗一次,一次换下的衣服少,就干脆囤起来,等到多时再交给洗衣机。
但是我却是每天都洗澡。哪怕刚进浴室的时候,整个人冻得膝盖骨都在跳动。
我洗澡后就换衣服,换掉的衣服,我会在当天临睡前洗掉,也从来没有拖到第二天才洗的衣物,就算冰水刺骨,我至多带上手套洗。舍友笑我洗澡洗衣是“雷打不动”。而我只是觉得这是我的生活一部分。一个不需要怀疑的习惯。
我的家乡在广东省,可能是广东地处亚热带的缘故,广东人都有每天洗澡的习惯。有阵子天特别冷,学校的热水器偏生又出了毛病。流出来的热水不似往常那样冒着白气,用手一摸水温还过得去。但是浇到身上却发觉是凉的。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即便如此整个宿舍的同学还是坚持在“洗澡第一线”。而且每个人都是洗完澡后就第一时间把衣服洗掉。
若说我每日必定洗澡的生活方式是在幼年就形成的,那么,洗澡和当日洗衣的习惯是在高三同龄人的影响下得到强化的。只是,身在广东,大家都有同样的生活习惯,自己并未发觉有什么特别。
当到了一个生活习惯与自己不同的人群中间,我才发现习惯的强大。一个习惯一旦养成并强化后,对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说回洗澡这件事,倘若我没有洗澡,我总会觉得自己身上好像不爽,心理总会觉得有一件事悬着,这就是习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这两种感受共同形成一股合力,此时习惯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大到可以克服环境变化、以及其它外界阻力,并且形成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惰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那么,能比惰性有更强有力影响人行为方式的,就是习惯了。
2
高中时候,学习强度大到离谱。课间时间何其宝贵,所有人利用这空当,或趴台睡觉,或与同学闲聊嬉笑。只有小宋学霸,她与别人不一样。
我们在翘着二郎腿聊天,她在低头写数学;我们扛着球拍去打球,她埋头在抄笔记;我们把脑袋磕在桌子上睡觉,她在仰着头背书……作为闺蜜,我一度邀请过她出去吃饭,可是邀她出来,比请观音还难。问她为什么可以这样自律,她总是摘下沉重的黑框眼镜,眨眨眼,看着我,说:谁喜欢读这些东西啊,但是不学不行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后来,期末考试结束了。但按规定,我们还有一个星期的试卷评讲时间。这或许是一个学期里最清闲的一周,老师不想讲、学生不想听,全校都弥漫着混吃等放假的慵懒气息。
大课间,我再一次邀请小宋出来玩。当我到她的课桌前时,却发现她原本清空的桌子上,多了一本厚重的文学课外书。
我回到我的位置上,远远看着她伸长脖子读书的身影。想着,为什么在我们眼中看起来很辛苦的事情,她却能甘之如饴。
其实很明显,输入,是她的习惯。她的每一天,都是在大量的输入知识中度过,每一个课间她都争分夺秒地吸收或者消化知识。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在考试结束之后,没有了让人想破脑袋的公式,和榨干脑汁的作业,但她这种课间学习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就像一个适应了竞走的人,让他突然慢悠悠的走路,他会急得慌。
见缝插针地输入知识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种节奏,相比之下,课间闲聊,更像是耗神费时。
习惯的强大,不仅在于推动你做事,还在于它可以减轻你做事时的疲劳感。为了远大理想,强迫自己高强度、高效率地做很多事的人,大多数时候,都会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当高强度的学习内化为了你的一种思维模式,外在表现为一种专属于你的生活方式,一切也就不那么让人厌烦了。
3
刚才说了这么久用习惯战胜惰性的好处。但是,问题又来了,惰性仿如与生俱来,而那些好习惯,是哪来的?
是啊,惰性就像影子,和我们如影随形还不够,而且变幻莫测,忽大忽小。外在环境恶劣些,人在生活行为上就粗糙了;遇到了一群懒散的朋友,自己的松懈似乎也理所当然;那些让自己压力山大的工作完成了,作息的松散被看作是辛苦后的回报。这些放松,都在悄无声息中催生和催化着惰性。
但是,我们细细想来。上学的时候,假如今天的作业没有完成,堆到第二天,是不是把明天的自己压得更辛苦?为了“明天的幸福”,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工作的时候,假如把工作堆到最后期限才来完成,是不是让自己忙成狗?为了让自己“活成人样”,我们“未雨绸缪”。
其实,有利于自己学习、工作的习惯,除了从小培养出的以外,其它的,往往是在“考试前的那三个月”、“项目完成前半年”那种剩余时间短、工作强度高、承担责任大的时候形成的。一句话,在压力下的被迫自律,时间长了,逐渐适应,化为生活节奏,逐渐成为习惯。
只不过,有些人,虽然行动上接受了快节奏的生活,心理上仍然排斥,在任务完成后随即把工作时养成习惯打破。
而那些把习惯保留的人,从被迫自律转化为了主动自律。做很多事,都显得得心应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