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教育读书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书笔记(二)

2023-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澡花可视化读写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项飚和吴琦的《把自己作为方法》是小澡哥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为了研究便利,小澡哥反复阅读,摘录读书笔记如下:

1. 没有选择的道德是不道德的,强加的道德最不道德,因为把我的道德强加于你,意味着我要对你的人性做一个潜在的彻底否定,你要不接受我的道德,在我眼里你就不是人。

2. 他们讲事情,都要讲到“点”上去,也就是导致某个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又往往是以前没有被意识到的。但是它们 似乎没有耐心把这个“点”烟花开来,形成系统的论证,聊天中点到为止,又跳到另外一个点去了。他们其实提出了大量让人非常兴奋的 假设,但是没有去验证。

3. 日本学者竹内好在发表于1948年的《何为近代》中提出,与中国近代“拒绝成为自己,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一切”的这一“回心”相对,日本的近代则是追随强者的“转向”。

4. 理论不在于新不新、深不深,更不在于正确不正确,而是能不能形成沟通性。可沟通性非常重要,哪怕是一个浅显的理论,但它一下子调动起对方的思想,把对方变成一个新的主体,那这个理论就是革命性的。找到能引发共鸣的语言其实是很难的,不仅要对静态的结构,而且要对形势、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精确地把握,才能够讲得简单,勾引大家的共鸣。

5. Fun的意思就是能够对事情本身发生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不需要外来的汇报来刺激热情。艺术、数学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例子,可能是人的本性。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活生生地逼着你去想回报,就算有个人兴趣,也叫你千万不能把这个当作职业。取向就非常不一样。艺术上的热情还是比较自然的,爱画画的人总是爱画画,但其他工作,比如研究性的、公益性的,会牵扯到很多很繁琐的细节,确实要有一种持续的热情。不能完全靠自发,而是需要通过教育。

6. 如果把艺术理解成这样一种视觉的美,孩子很快就会觉得没意思,因为美是形式化的,很难追求下去。艺术真正的魅力是产生一种视觉效果,让对方去思考、反思,有思考的引带力,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艺术,有趣的空间就大了,孩子也会想很多问题。

7. 我们读书,理解人类社会的规律,都一定要和自己这个人发生关系,否则搞艺术就是为了美,好像是一个服务工作,去取悦人。大家要倒过来看,不要想着去取悦,想着自己怎么可以fun,即便很简单的服务行业,比如在饭店,如果认真去观察,也能很fun,像个小作家一样去看各色人等,每个人经过前台时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跟他互动……如果给员工很大的自主动和空间,让他觉得自己不是机械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跟人打交道,也会有很多创新。

8. 今后的经济政治关系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太需要花很多时间做物质工作去赚钱,我们能够用比较少的投入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在这个情况下,经济活动在一个社会人的活动里的位置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那个时候要有全新的想象。比如基本收入,意思是公民每个月都拿那么多钱,不管工作不工作。极端的情况下出现大量人工智能,很多工作自动化。剩下的就是分配问题。中国当然不太可能很快这样,但也需要新的想象。如果赚钱糊口不是主要的目的了。你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和社会形成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