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过界了吗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定的界限感,尤其是亲密关系。很多亲子,夫妻关系的恶化,都是由于界限感不明显。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更愿意面对不那么熟悉的朋友而排斥与亲人之间的相处。
每个人应该是生而独立的,除了孩童时代没法自理需要父母家长的介入让其更健康地成长。在成人以后,每个人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其思维和生活方式。价值观也有对错之分,错的价值观引导的行为是由法津来约束的。法律之外的,我们很难说这个人的行为是对还是错,所有你认为的对错都是基于你自己的标准而作出的判断,然而,你所谓的标准在对方眼里可能根本就是个笑话。
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界限感,我们就不会被任何关系所缠绕。
S是在一个极度不融洽的家庭中成长的,曾经经历过非常抑郁的一段时间,失眠,脱发,身边的朋友也开始远离她。因为原生家庭影响,她对未来的生活已经感到绝望,她觉得自己不可能再快乐起来,不可能再拥有健康的家庭,甚至想到自杀,提前结束这种折磨的状态。后来,S渐渐从这种极端思想中转变过来,她意识到要摆脱现在家庭的影响,自己必须减少对父母矛盾的关注,把父母与自己的生活隔离开来。她开始刻意不去想过去的事情,对父母灰暗的情绪避而不谈,她明白一个人的改变只能靠自己,她改变不了父母,只能改变自己。
再后来,S结婚了,很幸运她遇上了性格开朗的T先生。S几乎摆脱了原来的抑郁情绪,内心变得富足从容。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她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庭。T先生很顾家,也很照顾S的情绪,但是工作上并不上进,是个享乐型的人。一开始,S也是有些失望的,当她对T先生表现出这种想法时,T先生非但没有因此受到激发变得积极奋发,反而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S及时反省自己,,她意识到即使是如此亲密的爱人,也是要有界限感的,她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T先生,否则就过界了。幸好及时调整,两人又恢复了默契与快乐,T先生虽然没有在职场有大的发展,也稳步前行。两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而面对父母的不融洽,她已经能波澜不惊地接受,并且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当一个人明白界限感的必要性时,她会对自己有更多的约束,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局外人,不可随意跑进别人的生活随意指点并施加要求,更不会让他人的事情成为笼罩自己的阴霾 。
我们常常说的理解与包容,也是界限意识的表现。
但是,我们有太多人不明白这种界限感的必要性,过度干预或参与到别人的生活中,并且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界。
婚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挑剔,工作中对其他同事的看不惯,过度关心他人家庭的生活,都是界限感不强的表现。
因为父母对子女生活的过度干预酿成的惨剧不在少数。
而由于受父母婚姻影响而恐婚的年青人更是数不胜数。
而现在很多人都有种感觉,春节假期更愿意和朋友小聚或者择一喜欢的城市旅游,去各个亲戚家拜年已经是惟恐避之不及,原因就是我们几乎可以预见,那些亲戚会不断地打探你的私人生活让你无处可逃。其实多半人内心都想说的是,关你什么事呢?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讲家庭中的受虐者与施虐者往往是同一人,打破这种施虐与受虐的循环,只有靠自己,靠自己去切断曾经被施虐的体验。其实就是你的原生家庭保持严格的界限感,告诉自己那是过去的生活,与现在无关。
如果你经常被很多事情缠绕并压得无处可逃的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理一理,告诉自己,亲爱的,那都是与你无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