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受欢迎的是祁同伟,扫黑剧《狂飙》受欢迎

2023-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封尘说

影视剧团队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很清楚如何塑造一个丰富立体的反面角色,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塑造一个同样丰富而立体的正面角色。

反面角色之所以好塑造,是因为你只需要给他塑造一些与其自身形象有鲜明反差的特质,立刻就丰富起来了。

比如一个贪污腐败的高官,人见人恨对吧?

但你给他设计一些能体现高超能力的剧情,让大家发现这个坏人是有真本事的,在关键时刻真能解决问题,是不是丰满起来了?

再一个黑社会大佬,凶残蛮横、手段残忍,人见人怕对吧?

但你给他设计一些能体现重情重义的剧情,不仅为兄弟两肋插刀,还捐赠福利院啥的,让观众从他身上也能看到一些人性的闪光点,是不是就有层次了?

这些“坏人”打破了固有的标签,增加了新的东西,肯定会让观众感觉到新奇。

而且,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做公益,本质上都不能改变他们作恶的本质,不会颠覆最关键的形象设定。

那正面角色为什么塑造困难呢?

和审查机制有一定的关系。

影视剧创作的具体限制我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小说行业对于JC、GWY等职业的限定是很多的,你不能写太多这个人的反面形象。

有一段时间你甚至不能写JC抽烟。

更别提什么刑讯逼供之类的剧情了……

反正有那么一股“不能描写公职人员负面形象”的意思在那。

简单来说,就是上头规定把这一类正面角色给固定了一个狭窄的范围。

然后大家为了规避风险,都尽量不写这一类的职业。

必须要写到的时候,尽可能用比较安全的方式去写。

最后所有小说里的这些职业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标签化的形象……

而文化作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标签化的内容是招受众反感的。

因为大家都看得太多了,想看点新东西。

电视剧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毕竟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上级主管单位……

再说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吧。

《无间道》里的李永仁。

他本身是个极其正直的警察。

然后给他加上卧底的身份。

要在街头跟人打架,还要干一些违法的事情。

然后和黑社会里的兄弟产生了友谊,然后升华到过命的交情。

让他每天都像身处无间地狱一样,内心不停地与自己挣扎。

除了剧情本身的环环相扣之外,这个角色形象本身也是相当吸引人的。

因为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观众们想看的是这样的正面角色。

而不是一个从宣传片里复制粘贴出来的伟光正木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