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2018-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宗介山城分舵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如何认识自己的,你会怎么回答?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另一种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武志红老师将这两种现象称为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想法。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内心,这可以称为“内部动机”。

所以,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他按照自己的感觉把事情做好时,他会有由内而发的享受感,这是他们做事情的巨大动力。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而更多使用头脑层面的思考。

和提摩西·加尔韦对自我的定义相结合,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做事情时,常是在自我2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潜意识和身体层面;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常是在自我1的领域内,也就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

按照武志红老师的分类,我属于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自己做事的时候总是习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当别人对自己有好的评价时会很开心,当有不好的评价时就会很失落。很明显自己是在意识和头脑层面做事情,这种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会被外界所控制,而不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武志红老师说的,当觉知开始了,改变也就不难了。

比如刚结束的冬令营,有几个小孩加我微信说,特别喜欢我,我一直觉得他们是在逗我玩。之前也有朋友说过,我总是很招孩子喜欢,我一直都不相信他说的。这种对外界评价的否定,是否也可以作为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呢?这种否定其实是维护自恋的一种表现,自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否也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如果外部评价可以促进自己的内部评价,其实也可以好好利用的,最后,这些外界评价是否会转换为内部评价呢?

分享两个品牌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可口可乐曾经有过一项调查,问用户,你们希望可口可乐改变口味吗?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人希望改变。然而等口味改了后,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减。

第二个故事是,像乔布斯这样的人会说,消费者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可以创造出一些真正的好东西,然后消费者就需要它了。

当我们去调查的时候,调查的结果大多是是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意识层面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相反,那些奉行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因为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深处,便由此创造出一些东西,这些发自他们潜意识的东西一样可以触动别人的潜意识。

再分享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后,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

15美分还可以吧,孩子仍然高兴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最初,驱动着孩子们玩耍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给他们发钱,成功地把他们的内部动机变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又控制在老人手中,所以就等于老人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最终,他实现了把他们赶走的目的。

这个寓言故事,可以有很多的引申关系。

比如,故事中的孩子和老人,是不是可以换成属下和领导的关系,是不是可以换成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可以换成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这让我想起去年夏令营里实施的小试管货币活动,活动中将小试管作为流通货币,每天孩子们表现好的话会发放奖励,最后一天的拍卖会上,可以用这种货币拿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前我一直很反对这个活动,因为我看到了一个自己很不认可的现象是,很多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到的昆虫,会去找原本自己不想要的昆虫,然后拿来交易,增大自己的货币量,最后“买”到自己想要的昆虫。

现在看到这个寓言故事,最深的感触是,想要引导孩子的行为,可以借助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孩子们自己想要做的事,外部动机是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引导孩子们表现出我们期望他们展现的行为。比如小试管这种流通货币,我们可以用来奖励表现好的孩子,但是要注意引导,不允许他们私下交易,避免他们为了逐利而滥用货币。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老师,每一个孩子的出现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