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个陌生且奇怪的词汇。通俗的解释就是脸皮厚。俗话讲,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都跟面子有关,中国人讲面子,有维护长辈和权威尊严的意思,也有普通人维护自恋的需要。这是我们的传统思想,无可厚非。
目前的社会形态流动性大,跟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多了,不确定性的事情自然也多了。通俗的说就是磕磕碰碰更多了,很多人不在乎你的面子,更看重你的能力了。难免丢个脸啥的,不如意的事情也多了。面子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重新思考一下了。是不是有更平衡的办法,来解决更多的意外情况。其实,成家的人对这个事情,理解的非常好,因为我们常听过来人说,过日子就是锅碗瓢盆交响曲,到处都是磕磕碰碰。
这时候“钝感力”就会派上用场,可以大有所为。
看到这个词汇的时候,想起了自己,其实挺羡慕脸皮厚的人,受到别人的关注,遇到丢脸的事,乐呵呵的,一会儿就过去了。我在遇到难事时,纠结的不行,家里人总说我气性大,心眼小。我真实的感受是很在意自己丢脸,希望自己是完美的,甚至是最优秀的。又拿不出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所以很在意这些面子问题。长辈的所谓的教导,只是片面的说辞,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但是,其实心里也在苦苦追寻着,那些问题的答案。我从生活中放下了一部分。人会在社会上,慢慢学会丢掉一些脸面,有人不择手段,没有全然放下坚持原则。还有一部分是靠心理学来解释各种心里的疙瘩。
在搜寻心灵类书籍的时候,这本书出现在了前行的路上。知道了这个词,就像找到了一扇门,以前好奇门里面有啥。有人用钝感力解释了“脸皮厚”的行为好处,就像找到了一把钥匙,理解以后就打开了那扇们,走了进去,里面的世界映入眼帘,同时也把风景装在了心里。
我可以做一个,不那么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了,我不是要不择手段,我只是想坚持一些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东西,这些在别人眼里是不怎么赚钱,甚至是赔钱的东西。所以,在生活和事情直接不断地徘徊。我在找解脱的东西。我发现我找到了。
回到钝感力,这个词来自一本书《钝感力》,是日本著名小说家渡边淳一的作品。渡边淳一,原来是医学博士,后来弃医从文,创作小说,尤其擅长爱情小说和医学想结合。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能够顶住别人的看法。也更理解钝感力。
书中描述了五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钝感力。这五个原则分别是:
迅速忘记不开心的事情
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对嫉妒、讽刺,怀有感谢之心
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忘记不开心的事情,阻断坏情绪的堆积,有的人能够在倒霉事情发生的几天里,反反复复的回想,越想越觉得自己倒霉,越想心里越不平衡。这就像,一个人被刀插进肚子,其实,不拔出来一点事情都没有,结果很多人,拔出来再插进去,反反复复。坏情绪会让人掉进去,啥也不干了,就想自己倒霉,对于做事情一点帮助没有。
认定目标,失败了会同时遇到风言风语。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去主动理解你的内心,他们有自己的形式判断标准,你的失败还证明了他们是对的,更加坚信了。其实,你也可以对自己深信不疑,这样这件事本身是有价值的。那么取得成果后的妒忌、表扬,都可以淡然处之。因为他们对于你做的事情没有帮助。这才是钝感力的底层逻辑,要对自己的事情,足够的负责。所以,没啥丢脸的,没啥炫耀的。但是,是值得宣传的。
钝感力,远没有那么简单,还有很多具体的好处,这些好处被融入生活,很多被忽略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内容,都藏在细小缝隙里,不容易被看到。书中有详细的描述,愿意了解的人,出门左转,买本回来看看。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钝感力是一种能力,才能哦,不是天生的,可以学会。
改善血液循环——心情好,脸色也红润,有医学根据的,可以促进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放慢人的感官——不是迟钝,而是增加适应性。举个反面例子,过敏和晕车,都是身体机能太敏感造成的负担。
改善睡眠——没心没肺,睡得着。
恋爱——增加脸皮薄的人的机会,敢跟美女聊天了。虽然,也会被拒绝。
婚姻幸福——人不可能一辈子装着,跟恋爱时那么小心翼翼。生活会把一个人打回原形。至少能让你不那么纠结对方是一个完美的人,就看你能够接受多少了。
癌症——很多人不药而愈,全然是心态的原因,你不那么在意,其实少了很多负担。
最后一条——母爱,真是让我非常震撼的,我要单独拿出来说一说。母亲是钝感力最强的一类人。可能别的容忍不了,但是对于孩子可以做到最大。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女儿,说走就走了,离开父母生活。不管那一天,孩子回来,母亲照样笑脸相迎,开心的跟啥也没发生似得。研究表明女性在忍受痛苦的能力方面由于男性,在养育子女后,钝感力更强了。其实,他们每天都担惊受怕的,怕出现意外,只是表面不说,总能安慰自己。她们更坚持,更有忍耐力,生孩子的痛相当于骨折了20根肋骨。女性太厉害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应该翻开书去看看,里面还有啥,更详细的例子,时常翻看翻看。人是健忘的,所以,这本书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