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概念
现如今的孩子们,大家对他们的教育与培养中,除了与时俱进的博大精深,综合复杂日益精进。这几年的接触,我发现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很多地方其实存在着误区或是误解。
比如,个人察觉现在的很多的孩子对“钱”的概念就比较欠缺,是的,缺少现实性时效性。所以,我觉得教育的生活性、体验性、实践性、深刻性……都远远不够。
相比之下,我们不说远了,仅仅就70后、80后们,大家大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时代。往往是少年、童年,或是青年,都是在物质缺乏、能源匮乏的环境里成长,所以对“钱的缺少”触目惊心(可能略显夸张),又或刻骨铭心。故而,大部分人不会财大气粗,只会精打细算外加横盘算数盘算,小气吝啬者居多。
可是,现在的80后后、90后、00后们呢?最大的表现就是不会“过日子”,花钱如流水、大手大脚,而或不知钱从哪里来!粗茶淡饭看不上眼,艰苦朴素入不了心,家人亲人说教那就更会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油盐不进说长辈们“无前途”不知道享受。甚至会有个别人说什么,钱是用来花的,越是攒钱越是穷。
于是,很多的孩子们,见了零食买买买,见了玩具购购购,碰到美食来来来,点击链接刷刷刷。钱从手机上走,钱从信用卡里划拨,钱从父母账号转来,钱从微信转账……我经常笑着告诉找我咨询的监护人朋友们,不像我们那时候,看着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转成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一元元的花出去,钱包越来越薄,心里难受啊!
最为关键的是,那时候的的我们一个月就挣那么几张100元的,钱好花容易花确确实实赚到手难上加难。于是,我就深有体会的一起,与家长朋友们列出以下类似的生活算式:
1.打的一次15元、20元=一个大西瓜、两个小西瓜;
2.一杯奶茶、一杯拿铁咖啡30元=一天一夜24小时开空调电费,能够支撑5天左右;
3.频繁聚餐一次300元一顿饭=1小袋面+2斤虾+3斤猪肉+4斤鸡蛋+5斤米+若干葱姜蒜八角花椒,三口之家吃半周;
4.一部苹果手机如苹果iPhone 14 Pro (256GB)10000元=品牌:一台电视机+两台空调+三台风扇+1个空气炸锅+1个电饭煲+1套碗筷若干;
5.若是把上面所有的数字,换成农家人的小麦玉米……,按斤按两……(现如今的孩子们更没有什么概念了)。
但是,已经参加工作了的孩子们,无论是公务员、事业编,无论是企业灰领蓝领白领,无论是美团外卖还是代价、保姆……估计他们自己花着自己挣来的工资、薪水等等,或是辛辛苦苦走过30天,或是紧紧张张一个月,或是战战兢兢半年……大家对钱的概念就会很快有崭新的认识的。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劳动是最好的明证,时间是最好的伴侣。
有了钱的概念之后,我猜测我们的孩子们会慢慢对“感恩”有些感悟吧?有了钱的概念之后,我揣测我们的孩子们会渐渐对“亲情”有了感动了吧?有了钱的概念之后,我预测我们的孩子们会徐徐对“理解”有了不同的感触了吧?
关于“钱的概念”,还是赚钱的人们最有发言权。传统文化精华最重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培养教育,除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还是觉得感恩教育精神素质的感同身受、同频共振为原则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