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思考》引言-读书笔记

2020-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颖_Grace

引言开篇纠正人们对童年,尤其是对婴儿(作者将3岁以下小娃统一划归为婴儿)的一些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包括: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不理性、以自我为中心、无道德感等等。身为6岁娃的妈妈,我承认在过去六年的养娃过程中对这些刻板印象深以为然,尤其是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每个被娃逼疯前的深夜里都在用这套理论给自己洗脑,寻求心理安慰。但不得不说随着娃逐渐长大,我也会心生质疑,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一位家长都清楚,娃都是“人精”,即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幼儿园里的同学们、老师,说千人千面都不为过。如果说孩子真是完全地不理性、以自我为中心,那又是如何在不同人群之间互动自如,学会沟通的?某种意义上,他们思考、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吗?这本书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这本书重点关注的是5岁以下的孩子,越是不善于言语和表达的时期,越引发大人的好奇。那么如果家里孩子早就过了5岁的年龄,是否就没有必要关注了?

书中从进化论视角给出一句话叫“人类在进化中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摆脱进化本身的束缚。”怎么理解?意思从进化论的视角看基因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如果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看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同时受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及环境里的其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当我们度过长时间的学习期,适应并熟悉身处环境和周围的人之后,我们又可以通过去实现想象中对环境和人的期待而尝试去改变环境和人,再然后,这改变后的环境和人又会影响到我自身,层层交汇,人的“可塑性”就是这样。

拥有想象并去改变的能力让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而这个能力的形成正是源自我们的漫长童年,也只有处于被保护状态下的童年,孩子才能全情投入到学习和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感知和体验世界,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同样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自己是如何思考、感知和体验世界的。

引言中还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比较孩子和成人的不同,这也说明为什么不能简单地用对待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主要是两个方面:
1、婴儿的大脑比成人大脑的神经连接程度更高,比成人有更多的神经通路。当孩子逐渐长大时,大脑中那些不常使用的薄弱的神经通路就会被“剪除”,经常使用的神经通路会被强化,遵循“用进废退”原则。这也是为何孩子的反应相对大人会更慢,因为“高速通路”尚未建成。相反,成人的想象力远不及儿童,因为“发散性”链路太少。
2、孩子的前额叶皮层尚未成熟,前额叶皮层起到行为抑制的功能,这种抑制有助于大脑集中精力进行行动和思考,要到25岁后才完全成熟。前额叶皮层的成熟对于想象和学习来说反而可能起到消极作用。

在引言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对后续每一章节的主题进行了简单介绍,便于读者在阅读前先对全书内容形成框架,也便于找到自己的阅读侧重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