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不打游戏,读书练字的男生变成了“娘”?而“娘”真的就是

昨晚,我在教室里为了今天的期末考而努力准备着,但是毕竟是大学了,实话实说,根本没什么学习氛围,教室里吵吵嚷嚷的,我也就是凑活着努力背书。
这时,我后面的一个女同学就问我“你咋背书这么认真,男生不应不喜欢背书吗,你还是不是个男生啊”。
我当时真的是挺诧异,思索了下回答“不背书我也没事做呀,我理科不行,只能背背东西算强项啊”,
“啊,男生不应该理科很好吗,而且可以打游戏啊”她接着问我,
我也是如实回答“我不玩游戏了,我平时就看看书,闲时练练字啊”,
她又是一脸惊讶,说“啊?你还是不是男生啊,好‘娘’啊,不打游戏,还看书练字的”
听完这回答,我还真是生气了,“什么叫我是不是男生,看书练字怎么了,不打游戏有问题吗?啊?”,我生气反驳她,然后也不去搭理她了,自顾自背书去了。
但我心里还是在思索着,现在鉴定一个男生“娘”的因素变成了他玩不玩游戏,看不看书,练不练字了吗,现在一些人的价值观扭曲成这样了吗?先不去说这些行为是否“娘”了,对于“娘的人”,我们可以不接受,但也不应该去歧视,教室这样的公共场所,这样大声说出来,真的好吗?,再者“娘”的人,并不是天生,你是否考虑过他们的成长环境呢?他们变成这样都有自己的原因在,以自己的恶意去揣摩别人真的不见得有多高尚了。
回到标题来,不打游戏说明有这一定自制力,看书说明也是想要学习,练字可能也想着陶冶情操,何来“娘”这一说?
且询问一下当今人们评价“娘”不“娘”的标准
是白白嫩嫩的脸蛋么?
是性取向么?
是发型么?
穿衣风格么?
是爱喷香水么?
是秀气的眉毛么?
很显然都不是啊,总拿“表象”来判断,也太狭隘了吧。
看似极有“阳刚之气”的人,可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将“阳刚之气”发泄给家人,而那些你认为“娘”之极的人,也会在需要的他的时候勇敢献身。我班上就有一个大家所谓的“娘炮”,可是我有问题求助别人时,他却总可以准确的回答我帮助到我,我反而觉得他会比那些嘲笑他的人看上去高大许多。仅仅因为一个人的话音,行动,就去给一个人贴标签,着实有些低俗了。
不打游戏,看书练字,是我所认为的一种向上的生活方式,而不该被当做评价是否“娘”的标准。“娘”也只是一个人被别人贴上的标签,那些被称为“娘”的人,我们不该去感到厌恶恶心,也不该戴着有色眼睛去看待他们,而该发现这些标签下的人的鲜活之处,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意义所在。
温和待人,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