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透支你的情绪!
前段时间在简书中看到了一篇关于“情绪、态度、行为的三角关系”的文章,我很赞同其中一句话:
“积极的情绪也必然导致向上的态度并称为行为的动力,消极的情绪相反。”
观点最终是由情绪,而不是由理智来决定的。
——英国教育家 赫·斯宾塞
可见,情绪往往是我们态度和行为背后不可忽略的力量,甚至会决定我们的观点。
但是,情绪向来不容易被摸透,而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根据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深化别人的情绪,把情绪放大,过度地支取,形成对别人情绪的透支,而其实别人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的情绪。
一
我还记得高中时我们班的那个女孩。
她皮肤黝黑,身材高大又异常肥胖,对当时的我们而言就像是一位日本的相扑选手,班里那些捣蛋的给她起名:黑球。
其实,刚开始大家都“相安无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她一进教室门,一些男生都会像炸了锅一样四处乱窜,好似遇到了怪物,唯恐避之不及。
而和我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去劝阻而保持着看客的姿态起哄。
观众情绪高涨的欢呼是对表演的最大肯定。
他们以为在一旁的同学很乐意看这种“表演”而拼命地透支着众人的情绪——为了博得同学们的“欢呼”,对那个女孩的嘲笑和嫌弃更加放肆。
最后,即使班主任努力地“挽救”,那个女孩还是含恨地选择了退学。
女孩退学的那天夜课,班里一片沉默——因为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我也还记得老师愤怒地训完那几个“罪魁祸首”后,对我们说话时的那种冰冷语气:
“你们有没有想过,就是你们兴奋的看劲儿才让这几个人这么过分,才让她最终选择了退学。”
二
在“广州牙医被砍死”事件中,当大多数人在抱怨医患关系的时候,我在网上发现了一篇关于对精神病患者行为规制的文章,作者在其中提到:
“其实这件事更多的应该讨论对精神病患者行为的约束而不是医患关系,网友的情绪被透支利用,使得整件事的焦点出现了偏差。”
且不说他的观点是否对,我却疑问:
我们的情绪究竟在被谁透支?
1、那些与我们有同感的人在透支我们的情绪
当和我们有同感的人在注意到我们的态度时会产生共鸣,表达赞同的同时他会不自觉地放大我们的情绪本身,然后像蝴蝶效应一样,不断地传播扩大。众多的有同感的人不断地将别人的情绪透支,一旦最终“资不抵债”——整个事情的走向都超出了我们的预知。而当我们某天再注意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总会疑问: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
2、那些当事人在透支我们的情绪
就像平时朋友可能只是单纯的不开心过会就好,而你有时候却觉得他很伤心,甚至自己胡思乱想——你把他的情绪扩大化给自己——你便成了他情绪的透支者。
又或者,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开一个人玩笑一样,我们看似简单的开心可能对他而言就是莫大的嘲笑——他便成了我们情绪的透支者。
是谁在透支我们的情绪?
说到底是大家在互相透支。
三
情绪本身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感情。
1、我们不能阻止情绪的表达,但我们可以在表达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
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只看评论)评论给我们传达的情绪一条以道德之名爆的粗口或者辱骂性的评论对于接受者而言比你沉默不语更具有破坏性,因为你略有愤怒或者破罐破摔的情绪通过评论会被对方不自觉地放大。你盲目的消极情绪很有可能会被别人透支而无形中伤害到别人。
尤其在一个群体中,个人的情绪看似渺小却也不可忽略,但是,情绪的力量有多大——社会舆论就是群众情绪力量的见证。
2、我们不能阻止别人透支我们的情绪,但我们可以决定情绪的积极与否。
积极情绪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宝藏。
——《积极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的透支往往会成为进步的动力,努力把积极情绪纳入我们的态度中反而会促进接受者积极的改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一份赞赏对别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结语:情绪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感情,我们无法决定具体谁会透支我们的情绪,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情绪——努力地表达理性、积极的情绪——让情绪发挥积极的影响。
为社会增添积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