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作者:山田宗树[日]
“我想进一步了解松子姑姑,想知道她过着怎样的人生,才走到这一步”抱着这样的想法打开了这本书。
从教职人员沦为妓女、瘾君子,松子的一生的确是不幸的。我也曾用“恋爱脑”、自作自受、自私自利、懦弱这样的词评价她,但在翻到最后一页时,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松子也在某些角落闪闪发光。
松子一生的选择始终为爱所牵引拉扯,她的一生爱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爱过、伤过、欺过,但她却始终相信真爱,始终愿意以赤子之心对待每一个身边人,就像从来没被伤害过。
曾一度以为,理性应该战胜感性,因为感性带来怯懦,但现在的我更愿意相信,感性之人比理性之人更勇敢,因为TA们敢于承认并顺遂自己的赤诚之心,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不畏结果,只为一句“我愿意”。看似理性的人,实则往往在压抑热情,因为惧怕真心被辜负,在反复衡量利弊之后,采取代价较小的做法为人生止损,去换取一个看似体面的人生。人可以自主选择以各种形态过完这一生,或是以无脊椎动物的柔软姿态,看似脆弱实则果敢坚毅,至死不悔;或以贝类的防御姿态,看似强悍坚硬,实则内心柔软,怯懦畏缩。没有人有资格评判别人的一生,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有的只是选择和视角差异。
松子最后死于非命,但她在被踹破肝脏,忍着剧痛爬回宿舍的过程中是满怀着希望的,她带着惠子对她的期待与关怀,孕育着一个新的梦想,想依靠自己的手艺,在这世间继续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她是满怀着热情离开的,这足以令人动容。或许这就是悲剧较喜剧更叫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吧。
基督教、佛教、天主教……信仰神圣而亲近,记得曾经在曾经看到过南普陀寺大石头上雕刻的一句话“心即是佛”,心灵即是供养佛的所在,要审慎地对待自己内心的声音,供养自己的身体,自重自爱,让内心的信仰有所依。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恨与怜只能交之他人及后世评判,我们无法左右自己以外的事物走向。唯一能做的,是在这短短几十年里,果敢地选择,坚定地以自己的姿态度过这一生,体面也好,难堪也罢,坚持走下去,必有独特的风采。
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画笔在手,就等你勇敢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