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财富——读《经济解释》(七十二)
这一节是讲几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收入、财富、资本、利息等。
接着按照费雪的思路,先看他如何看待收入:
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Income is a series of events)。
接着上一节的投资例子,一般人的理解是葡萄酒成熟变卖、树木长大砍伐的时间点,才会有收入,也就是:
结果与收成都是收入。
但其他呢?是“只有”结果与收成是收入么?
这收入可不是在果熟或稻熟时才得到的。
果树或农作物每天都在变,不停地变,而每一小变都是收入(或负收入),所以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了。
因此:
增长也是收入。
注意,只有增长是收入么?负收入是什么?
收入的变动不一定天天一样,可以时高时低,也不一定是正数,可以有时增长,有时下降。
所以,变动(增长、下降)都是收入;“收入”是个动词,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对应于收入的是价值。以果园的例子来看:
果园本身之价是永无止境的收入(包括果树再植的收入),减去成本,以利率折现而得的现值。
这是经典的现金流折现角度,价值的定义了。再推进一层:
如果一个人只拥有一个果园,其他什么资产也没有,这果园的现值就是这个人的财富(wealth)。
因此:
收入是流动的,是川流,有时间性。财富是现值,本身没有时间,是静止的。
类比于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来看:
- 收入是时点之间的流动计量;
- 财富是某时点的抓拍了。
说到财富与收入,还有一个名字是收入、但几乎等价于财富的概念:
如果我们把所有未来或预期的收入以利率正弦加起来而求得财富,再把这财富乘以利率,我们得到的是另一种收入,叫做年金收入(annuity income)。
年金收入不一定是以“年”算的。只要财富不变及利率不变,年金收入就年年不变,或期期不变。
这里的题眼是“预期的收入”。这个“预期”,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危机时,政府的大手笔支出,到底有没有用?在作者看来,弗里德曼胜过凯恩斯:
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大手花钱。。。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从而可救经济。
芝加哥的弗里德曼认为该效应无关宏旨,因为市民的消费是有财富或固定(年金)收入决定的,而政府花钱只能增加过渡性或暂时性的收入(transitory income)。
在作者看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大衰退,验证了弗里德曼的正确性 —— 但这个根本没有“反事实”的对照嘛:
- 按照辜朝明的说法,大萧条和大衰退,都是在进行资产负债表修复;
- 修复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啊;哪怕是大萧条,如果没有后来的战争,就一定不能修复么?未必,很可能是拉长了修复的时间
- 需要时间来干嘛?修复心理创伤,改变预期嘛
这也和作者的结论对上了:
不管政府怎样花钱,除非能增加国民的财富或增加国民的收入预期,这种花钱救不了经济。
而再看2020的新冠冲击呢?
- 美国政府学聪明了,直接发钱,但这个是救命钱,也说不上很快的改变预期;
- 老百姓也学聪明了,干什么去了?炒股去了!这是什么?
- 大家都去分配财富,不去创造财富了 —— 这也算是试图改变自己的收入预期吧。